巫溪县不动产登记中心2024年度工作总结
巫溪县不动产登记中心
2024年度工作总结
2024年,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自然资源部及市局统一安排部署,在县局的指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的服务理念,通过不断优化工作流程、提升服务质量,努力为群众和企业提供优质的不动产登记服务。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窗口建设工作成效显著,还获得了自然资源部《全国不动产登记便民利民窗口建设工作成效显著单位》通报表扬。
一、不动产登记工作开展情况
(一)日常登记业务工作稳步推进
1是稳步推进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截至12月底,共受理、审核、办理不动产权证书7001本(其中国证6204本、农证659本、林权证218本),不动产登记证明5033份(其中纸质证明232份、电子证明4801份),总登薄14285件。
2是认真做好不动产登记查询工作。2024年规范查询农证资料821份,提档223份,查询国证1031件(其中窗口查询615件、自助机查询416件)。
二、工作措施与成效
(一)持续深化“综窗改革”
持续推动“无差别受理”不动产登记综合窗口改革,在相关部门配合下,实现税费缴纳线上线下“一码缴费、实时清分”和二手房转移登记与水电气联动过户。不断拓展“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服务范围,实现不动产转移登记、抵押登记、预告登记、预告抵押登记等业务的“全程网办”。
(二)打造“绿色登记”新模式
推动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合同、电子签名等应用尽用,最大程度减少纸质材料收取。现阶段,实体证照与电子证照已实现同步制发,同银行、税务、教育等多部门实现不动产电子证照的调取应用。
(三)实现不动产登记“就近办”
全面落实九个片区规划和自然资源所农村不动产登记调查和登记窗口建设,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业务培训,提高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做到“就近办、便利办、快捷办”,为办事群众节约时间成本,增强群众获得感。
(四)不断创新服务模式
推动“交房即交证”、“交地即交证”工作在全县范围内常态化开展,实现开发项目在同一天完成首次登记与转移登记。持续开展林权类不动产登记试点工作。启动“带押过户”转移登记新模式,并制作“二手房‘带押过户’图片解读”,以简单易懂的形式向社会进行宣传,截止12月底,住宅项目带押过户125件,卖房抵押金额6033.2万元。
(五)深入优化服务环境。
开通“绿色通道”“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和企业服务专区等专窗,推动老弱病残孕“登记无忧”、涉企业务“加速度”畅通问题反映渠道,实现上门服务,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增设潮汐窗口,通过临时增设窗口及工作人员来分流办事群众,避免办事群众长时间排队,减轻窗口压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六)加强登记队伍建设。
定期开展警示教育,常态化开展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限时办结等制度,不断规范窗口工作人员行为,增强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和廉洁意识,依法依规开展登记工作。定期开展业务学习例会,学习《不动产登记规程》《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积极参加部级和市级不动产登记业务培训,贯彻落实自然资源部及市局文件要求,全面提升业务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三、存在的问题
(一)存量数据未完全整合。根据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重庆市林业局《关于进一步开展林权登记档案清理工作的通知》(渝规资2024〔517〕号)文件要求,推动林权登记存量数据整合移交和纳入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管理工作,因我县林业部门未移交林权相关存量数据,至今未开展存量数据整合,不能满足“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的工作要求。
(二)信息化建设需加强。由于历史原因部分不动产登记数据存在缺失、错误或更新不及时,导致共享数据质量参差不齐,部分部门数据系统较为封闭,接口不开放,导致不动产登记数据难以有效整合共享,无法形成完整的业务协同链条,需市级相关部门进行协同推进。
(三)农房数据暂未入库。变更、转移等非首次登记业务需先补录再登记,以及农村宅基地首次登记等业务耗时较长。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系统功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进一步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建立健全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共同推动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发展,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方法,积极探索不动产登记的新模式、新途径,为不动产登记工作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持续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牢固树立“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意识,继续加强工作人员培训和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为群众和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三)在农房数据入库的基础上,探索开展宅基地超面积、跨集体经济组织建房等登记工作;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数据移交、数据处理等工作,为正式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工作做好准备;继续林权登记试点工作,探索更多问题解决措施。
巫溪县不动产登记中心
2024年12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