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各项部署和县委依法治县委工作要求,准确把握法治政府建设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战略地位,依法行政,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现将今年以来我局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措施及成效
(一)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作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强化责任意识,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局长张益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履行法治建设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的职责,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推动本地区各项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将各科所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纳入年终考核指标体系、列入年终述职内容的情况。
(二)强化学习,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
我局将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与党史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利用党组会议、中心组学习、主题党日活动、职工大会等传达贯彻会议精神,带领党员进企业、进产业园、进农村,更好地为群众疏堵解困、宣讲活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周、计量日和认证认可日宣传日、食品安全宣传周、宪法宣传周等主题宣传活动,借助手机平台、LED屏滚动播出加大学法普法宣传。
(三)完善法治制度体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1.加强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落实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制度,实行制定机关对规范性文件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印发制度。
2.严格执法人员培训及实行行政执法资格管理。深入实施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采取线上、线下等方式完成对本单位行政执法队伍的全员轮训。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现有87人经培训考试合格,持有效重庆市行政执法证。
3.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今年分别接受了市局、市药监局开展年度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
4.建立法律顾问制度。为提高我局依法行政水平,我局聘请了峡郡律师事务所律师担任本单位法律顾问,为我单位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
(四)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1.全力促进市场主体提质增量。持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推行“证照联办”改革,强化准入准营“并联”办理,全面推进政务服务“高效化”、行政审批“精简化”、服务发展“最优化”的举措,全面提高登记效率,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2024年,全县市场主体总数达40406户,新增市场主体3390户,办结食品经营许可证1713件,食品生产许可证14件,食品加工小作坊90件,药品经营许可证81件,医疗器械经营42件。
2.全力推进信用监管纾困解难。扎实开展市场主体年报工作,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年报的意义,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较好地完成了年报任务,年报率89.72%。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健全失信惩戒、信用修复机制,指导248家企业移出异常名录,助力完成信用修复。
3.全力推动知识产权护航有力。贯彻落实《重庆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重庆市专利促进与保护条例》,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锚定县上“10+1”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推进“巫溪老鹰茶”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申报认定工作,现已进入实质审查阶段;拟计划举办“激发消费活力.助推产业发展”巫溪老鹰茶行业消费体察活动,此次活动由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主办,我县消委会和中国民族贸易促进会一乡一品产业促进会协办,共2名行业专家、7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7家行业和企业代表、中国食品安全报、中国质量报、中国市场监管报、中国消费者报、重庆日报等多家媒体共同参与,发展壮大我县老鹰茶产业;指导红池坝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建设,助推红池坝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度假区创建,指导通城镇乡村旅游服务市级标准化试点示范建设,大力发挥标准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强化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9月17日在我县成功举办了全市高价值专利培育助力企业创新发展培训班,推进我县中药材产业、食品加工产业等重点行业专利扶持和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
4.构建严格规范的执法环境。开展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严格执行《川渝市场监管领域依法免予行政处罚清单(第一批)》、《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等规范执法行为。开展公平竞争审查工作,今年我局采取公开招标方式邀请立信中正(重庆)第三方评估咨询有限公司对全县8家主要政府组成部门开展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每个单位抽查文件20件,共计160份,发现问题文件25件,错审率15.625%。
(五)守护民生安全底线,着力提升安全监管实效。
1.食品安全管控更加严格。一是严格管住食品生产环节。对全县3000余户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风险等级评定。二是严格管严食品流通市场。实现食品销售环节风险分级动态管理,不断加强校园周边、农贸市场、商超食品安全监管,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违规行为。对全县145个学校食堂及68家校园周边餐饮单位开展检查358家次,发现风险隐患数280条,指导整改完成280条。将食品抽检快检工作与日常监督检查、专项整治等有机结合,针对群众关注度高、消费量大的食品进行检测,截至目前,完成国抽59组,食用农产品专项抽检334组,省转移171组,县抽800组,快检533组。其中抽检不合格36组,核查处置率100%,有效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三是严格管好餐饮服务业态。运用“重庆阳光食品”APP管控餐饮各个环节,全县餐饮企业明厨亮灶率达95%,确保原料来源可追溯、索证索票齐全。
2.“两品一械”监管不断加强。始终把“两品一械”监管作为核心职责之一摆上重要位置,防止监管弱化、监管责任缺位。共检查零售药店418家次、医疗机构625家次、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380家次。
3.特种设备监管更加深入。结合市场监管领域城镇燃气油气整治、安全乘梯守护行动、我县巫云开在建高速项目等,督促企业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双重预防和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指导企业开展隐患分级管控和闭环管理。今年以来,检查使用单位129家次,检查设备151台,下达监察整改指令54份。特种设备安全持续零事故。
(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积极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宣传活动,提升群众维权意识。结合重庆燃气收费舆情风波,对全县水电气收费情况开展自查自纠,并鼓励经营者通过短信、公众号等方式加强收费、计量等明码标价和告知程序,进一步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充分利用“12315”平台,加大消费维权力度,加强日常消费领域、互联网等新兴消费领域的监管。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安全形势仍严峻复杂。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小散乱现象较为突出,经营者素质参差不齐,农村家宴食品安全意识不强,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环境卫生不达标、餐饮具消毒不符合要求、健康证过期等问题时有发生。二是质量、知识产权工作还有较大差距。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水平低,市场主体自主创新和品牌创建能力不足,质量提升内在动力不足。三是监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新时代下市场监管工作对监管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是数字市场监管建设的有力推进,监管人员数量不足、缺乏专业人员等问题亟待解决。
三、下步工作打算
坚持党建统领筑牢思想根基。始终坚持党对市场监管工作的全面领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市场监管工作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行动,确保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持续向好。持续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和集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严格遵守“六项纪律”,切实发挥“头雁效应”,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不断提升干部职工的纪律意识和规矩意识,确保党员干部遵守纪律、执行规定。
持续推动市场环境向好向优。进一步深化“证照联办”改革,落实好巫溪县“助企惠企政策包”中稳经济政策,按下“政务服务”加速键,给为民服务做加法,让行政审批做减法,促进各类市场主体较快增长、高质量发展,真正把营商环境“软实力”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全面助力质量发展提质提效。结合“一主两辅”特色产业,找准“10+1”特色项目等质量体系建设服务发展的着力点,分年度落实质量建设体系各项指标至2027年;进一步跟踪落地“巫溪老鹰茶”地标申报,力争早日初审公告;推进红池坝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坚决不折不扣守牢安全底线。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严字当头,针对重点区域、重点时节和重点品种,贯彻落实“三品一特”领域的安全主体责任和监管要求,落实校园食品安全、电动自行车、殡葬领域腐败乱象、肉类(粮食)安全、夜市经济专项执法行动,规范废弃油脂管理,依法严厉打击“鬼称”现象,持续放大数字监管优势,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大力强化民生服务赢得“口碑”。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监管为民”理念,全力办好民生实事,聚焦新型业态消费等领域,依法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有效提振消费信心。聚焦医疗、燃气、教育等重点民生领域,持续强化执法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打好“监管+服务”组合拳,答好新时代幸福民生卷。
巫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