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部门>县司法局>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政策文件>其他文件
关于组织首届重庆市“渝尚法”大学生法治 AI短视频大赛的通知
日期:2025-04-21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提升大学生的法治素养和法治实践能力,鼓励大学生运用AI技术创作具有创新性、教育性、传播性的法治主题作品,市委网信办、市司法局、市教委、团市委、市普法办将联合组织首届重庆市渝尚法大学生法治AI短视频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

渝尚法·青春创见法治未来

二、大赛主旨

聚焦人工智能技术与法治文化深度融合,立足重庆地域特色,紧扣法治+科技+青年三大核心,鼓励大学生以AI技术赋能法治表达,通过光影叙事展现宪法、民法典、国家安全法等法治精神内核,用青年视角解读公平正义,以创新思维演绎普法故事。通过AI视频生成、算法剪辑等数字技术,打造兼具思想深度与传播热度的法治文化作品,让法治教育起来、法治实践起来,彰显青年学子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的智慧担当,构建科技赋能普法青年引领风尚的法治文化传播新生态。

三、参赛对象

全市各高等院校在校学生,个人和团队均可参赛。团队人数不超过5人,鼓励跨学科、跨专业组队参赛。高校可通过产教融合渠道,吸纳合作的社会机构共同参与本赛事,参赛作品可以校企联合署名方式提交。

四、赛事安排

首届重庆市渝尚法大学生法治AI短视频大赛面向全市高校进行作品征集,主要分为作品征集、专家初评、线上展播、专家终审、颁奖五个阶段。

1作品征集:2025831日前各高校团委将本校参赛作品发送至大赛指定通道,超时报送或材料不全的申报项目不予评审。

2专家初评:对参赛作品进行初评筛选,符合参赛要求的作品交由专家评审组进行评分,按照分数排名选出进入线上展播环节的作品。

3线上展播:202511月将在重庆普法视频号、重庆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1新闻、12348重庆法网等媒体和网站进行入围作品线上展播。

4专家终审:线上展播结束后,组织专家评审组结合作品质量及展播情况进行终评,确定最终获奖名单。

5颁奖:在宪法宣传周期间,对获奖作品进行集中颁奖。

五、参赛作品要求

(一)主题方向

1全民普法40周年

回顾中国全民普法工作四十年以来的成效,推动全社会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尚,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展望未来法治社会建设的方向。

2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针对领导干部、青少年、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村居民等重点群体,通过实际生活案例,阐释相关法律法规,帮助理解法律内涵,培养法治思维,提升全民法治素养。

3总体国家安全观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施行10周年为契机,普及国家安全知识,增强全民维护国家安全意识,明确公民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责任与义务,保障国家长治久安。

4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部署,宣传企业设立、合同签订、知识产权保护等法律知识,助力企业依法依规经营。

5新业态新领域、新模式新平台

聚焦电商直播、共享经济、数字金融等新兴行业,传播相关法律知识,明确行业边界与责任义务,促进新兴业态健康有序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推动高质量发展。

6民生领域

针对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城市管理、交通运输、物业服务等民生领域,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相关法律法规,帮助群众了解相关权利与义务。

7社会安全稳定

重点关注反有组织犯罪法、反恐怖主义、反诈骗、反赌博、反拐卖、反邪教、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禁毒、消防等涉及社会安全稳定方面的普法内容。

8法治文化传

入挖掘红色法治文化和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内涵,传播法治文化符号,讲述法治故事、历史典故,推动法治文旅融合。

(二)内容要求

1参赛作品应当契合大赛主题,自拟题目,自选立意,表现手法不限。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党的宣传工作原则。紧跟时代脉搏,聚焦社会热点法律问题,围绕符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展开并深度体现法治内涵。

2参赛作品应当坚持正确导向,注重政治性、思想性、普法性、艺术性的统一。内容应精炼有趣,易于理解,贴近人民群众的生活,能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播,提高普法工作的覆盖面和实效性。

3参赛作品在引用法律、解释法律时需准确规范,避免使用模糊语言或不规范图像,任何引用的法律条文都应来自官方文本,且符合现行法律法规规定;在展示法治建设成果、法治人物事迹或剖析法治社会现象时,所依据的事实必须真实。

4参赛作品利用AI工具生成的视频画面占视频总时长不得低于50%,且为本人或本单位原创,如有非原创内容,必须在片尾字幕以文字标注其来源。如有发现抄袭或侵权行为,将取消参赛资格并追究相关责任。主办方对作品拥有发表、复制、信息网络传播、放映、出版、宣传及展览的权利。

5参赛作品需配以规范的中文字幕,以便观众更好地理解内容。字幕应准确传达视频信息,避免错别字、语法错误等问题。如有条件,可同时提供英文字幕。视频声音需采集清晰无杂音。

(三)格式标准

1参选作品时长为2分钟以内。

2格式需为MP4格式,画面比例16:99:16,分辨率不低于1080P,画质清晰,单个视频大小不超过300M

3作品音频为48KHZ立体声,不低于128Kbps码率。

4作品画面干净,不带角标、台标、水印或LOGO

5作品不得含有参赛者姓名、学校名称等关键信息。

六、报送方式

参赛作品需填写《首届重庆市渝尚法大学生法治AI短视频大赛报名表》(以下简称《报名表》),交本校团委汇总,由校团委统一填写《首届重庆市渝尚法大学生法治AI短视频大赛参赛作品汇总表》(以下简称《汇总表》)。高校团委于2025831日前将参赛作品以及《报名表》《汇总表》的电子档和扫描件上传至百度网盘,并将百度网盘的分享链接(请设置为永久有效)发送至邮箱:18883613634@163.com,邮件主题请填写学校名称+负责人姓名+作品名称+联系方式。联系人:王老师18883613634,李老师15998969815

七、奖项设置

大赛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以及各类单项奖。对报送作品多、作品质量高的学校颁发优秀组织奖

八、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区县网信办、司法局、共青团、普法办要为大赛提供支持。各高校团委要高度重视本次大赛,强化宣传引导,鼓励、支持大学生积极参与到大赛中来,按时报送参赛作品。

(二)强化交流,注重质效。赛事期间,各高校团委要加强与承办方的沟通交流,精准把握赛事要求,选推一批较高质量的作品参赛。为进一步畅通工作交流,请各高校团委确定1名负责老师作为联络员,并于424日(星期四)前扫描附件3中的二维码加入联络群,获取大赛相关信息,参与交流互动。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各地各部门要以本次大赛为契机,利用官方网站、社交媒体平台等渠道,发布大赛通知、宣传海报、赛事动态等信息,提高大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为获奖的参赛作品提供展播平台。各高校团委要充分利用各类新媒体,开展形式丰富的宣传活动,提高大赛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九、注意事项

(一)参赛作品必须为原创,不得抄袭或侵犯他人版权。参赛者需确认拥有作品的著作权,否则取消参评资格。如作品中使用了非原创素材(如音乐、图片等),需注明来源并获得合法授权。主办方不承担因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知识产权等纠纷而产生的法律责任。

(二)本次活动用于公益普法传播,不收取任何稿费和其他费用,所有参赛作品样片均不退还,请参赛者自留原件。参赛者报送作品即视为许可主办方以非营利目的对作品进行无偿使用,包括发表、修改、复制、发行、展览、放映、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摄制、改编、翻译、汇编等权利。大赛最终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

附件:1首届重庆市渝尚法大学生法治AI短视频大赛

             报名表

          2首届重庆市渝尚法大学生法治AI短视频大赛

             参赛作品汇总表

          3大赛联络群二维码

                中共重庆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

                重庆市司法

                重庆市教育委员

                共青团重庆市

                重庆市普法工作办公

                    2025417


附件1

首届重庆市“渝尚法”大学生法治AI短视频

大赛报名表

作品名称


学校名称


主创人员


指导教师


联系地址


联系电话


电子

邮箱


内容简介

(200字以内)

主要

创新点

(200字以内)

作者承诺

本人(团队)郑重承诺:对所提交的作品拥有全部版权,作品及作品使用的所有素材无剽窃、抄袭、盗用等侵权行为,不含毁谤、淫秽等任何非法或者其他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且提供的作品信息全部真实有效。

同意主办方及其指定的第三方单位以非营利目的对作品进行无偿使用,包括发表、修改、复制、发行、展览、放映、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摄制、改编、翻译、汇编等权利,以及各种开发应用的行为。如果第三方提出侵权指控,本人(团队)承担由此而引起的一切法律责任和费用。

姓名(签字):

年  月  日

推荐单位/

自荐个人

签字或盖章:

年  月  日

备注


注:签字需手写或电子签名。


附件2

首届重庆市“渝尚法”大学生法治

AI短视频大赛参赛作品汇总表

         报送单位(盖章):               填报时间:

序号

作品名称

学校名称

主创

人员

指导

教师

联系方式

1






2






3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