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绣——巫溪嫁花符号的文化意蕴(第八期)

莲花纹
莲花属于佛教圣花,所以它的寓意是化生、生育等意思,例如八角莲、童子戏莲、鲤鱼穿莲等。在刺绣中出现的莲花图案,源于佛教纹样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流行,在巫溪嫁花中也有大量的应用。如常用的莲藕、荷花等图饰,寓意花开连理、一路连科、福至满堂,寓意满满。莲的花心有子且一蓬多子,取其谐音有连子的意思,寓意连生贵子,多子多福。在民间,通过绣娘的丰富想象,好似莲花的各个部位都具有生殖能力,包括莲蓬、荷叶、莲子,将莲花视为多产、力量及生命的创造,同时也是丰熟、神圣的象征。若是一对莲花就寓意着并蒂同心。而蝴蝶配莲花,取其“蝴蝶”与“福”谐音,寓意福在眼前,福气连连,或多子多福,硕果累累。由此可以看出,当人们希望表达对生命的崇拜,表达对生殖繁衍、传宗接代的祈愿时,往往会采用借喻的手法,以产生更加深厚、含蓄的表达效果,同时也使叙事语言更加简洁。
图为蝴蝶莲花
莲花是巫溪嫁花中最常见的装饰图案,无论是在团花、边花、角花、填花上我们都可以见到姿态各异的莲花,比如八角莲、瓶插莲花、莲花铜钱心、鲤鱼戏莲、鸳鸯戏莲、莲年有余等等,这些以莲花作为主题,其他纹样作为辅景的构图设计,无不折射出宗教文化与巫文化的影响,以及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自然物象的一种平面化的模拟和抽象化的艺术表达,象征具有无限的繁殖能力,这正符合人类繁衍生息、多子多孙的美好愿望。
图为双雀莲花篮
“鱼戏莲”有民间男女相合、阴阳相配的寓意,是婚俗中最常用的图案之一,也是民间常见的吉祥纹样,有男女婚和,多子多孙的寓意。在民间的传统生殖观念中,鱼因其多子,自古以来就是生命繁衍的象征符号,也代表男性、阳性;莲则代表女性、阴性。由于鱼谐音“余”,象征富裕,于是被附会了“连年有余”的吉祥含义。比如“鲤鱼戏莲”方巾嫁花,在民间图案中,由于鱼生殖能力超强,自然成为原始人类向往和崇拜的对象。因此,“连(莲)年有余(鱼)”中的“鱼”,意涵了幸福美满,好运不断,昌盛繁荣,人丁兴旺等丰富美好的内涵。这种原始人类的生存繁衍观,正好应验了中国本原哲学体系中的“阴阳相合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观念。“鱼戏莲”构图形式采用为方形适合纹样,上有两条鱼由几条简单的折线勾勒,翘起的鱼尾和鱼翅、整齐划一的鱼鳞、围绕莲花旋转的形态,与象征男女的花篮互相呼应且动感十足,仿佛鱼儿就要跳出画面。
图为鲤鱼戏莲
巴绣精品赏析
图为巴绣作品《鲜花盛开》
自古以来,鲜花盛开都被视为幸福、快乐的吉祥预兆,花瓣紧密簇拥的景象有时也被解读为团结一心的民族精神,从而象征着祖国的繁荣昌盛和对祖国的热爱。这幅盛开的玫瑰以针线为语言,用细腻的针法鲜活地刻画出花瓣的丝理、滚动的露珠,让观者感受到花儿不仅有呼吸还有跳动的脉搏,从而产生愉悦的心情。
图为巴绣作品《国画山》 (设计效果图)
国画山位于巫溪兰英大峡谷,又称“板壁岩”,以薄、直、高、奇引人入胜,俊山红叶,相映成画,置身其中可感受有如国画般的恢弘气势。寓意事业蒸蒸日上、大展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