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赐老鹰茶 元河蜜柚

一、基本镇情及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蒲莲镇位于巫溪县东南部,距县城30公里,东临巫山县龙溪镇,南邻奉节县岩弯乡,西与上磺镇接壤,北与峰灵镇相连,全镇幅员面积47.3平方公里,辖9村1社区,共有4603户14263人。
今年以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要加强产业扶贫项目规划,引导和推动更多产业项目落户贫困地区。”围绕“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推动全市“老鹰茶第一镇”和“蜜柚大镇”建设。保持了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稳步上升态势。
(一)天赐老鹰茶
老鹰茶是樟科木本植物,属常绿乔木,其种子需经老鹰吞食排出才能生长,因故名“老鹰茶”。老鹰茶含有多种成分,如氨基酸、矿质元素、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黄酮类和多酚类物质,其中黄酮素含量达25.6%。因老鹰茶不含茶碱,不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且保质期较长,具有抗氧化、保健美容、降血糖血脂等多种功效,俗称“不是茶的养生茶”,又被称为“长寿茶”。
蒲莲镇老鹰茶历史悠久,是老鹰茶树原产地之一,至今存有大量的野生老鹰茶树,三百年以上树龄的野生老鹰茶树就有十余棵,百年树龄的古茶树有近千棵。通过多年发展,全镇现有老鹰茶在地面积约5000余亩,其中约3000余亩进入丰产区,亩产值1万元。主要分布在莲花、兴鹿、三合、中柱、玉田、桔龙等村海拔600米以上的中高山地段。
蒲莲老鹰茶发展势头良好,以同源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为龙头,注册商标“渝鹰”,固定资产520万元,于2013年取得茶叶生产QS认证,现发展为SC认证,有专业评茶员、化验员、检验工共8名。公司2016年与中华全国杭州茶叶研究院实行院企合作,对老鹰茶进行深层次的开发,制定了老鹰茶标准化加工技术规程1个,产品质量标准1个(Q/WTY0001S-2017)。公司老鹰茶制作技艺列入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荣获2019“重庆好礼”特色旅游商品(文创产品)大赛铜奖。公司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构建标准化茶园基地,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预计2021年将达1万亩,产值过亿。深层次研发老鹰茶及附属产品(如火锅伴侣、凉茶饮料等),加大老鹰茶产品特色公共品牌宣传力度,进一步挖掘老鹰茶古树价值,加大老鹰茶产业文化挖掘和培育,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拓展产品市场。
(二)元河蜜柚
蒲莲蜜柚属亚热带常绿小乔木果树,树冠圆头形,树势强,枝叶茂密,叶片大,11月初果实成熟,果面淡黄色,果肉质地柔软,主要有白肉、红肉两种,或呈白玉状、晶莹剔透,或呈粉红色、娇艳欲滴,果呈梨形,果重1500—3500克,含镁、钙、铜、铁、铝、钛、锰、钒、磷、氯等10余种矿物质营养元素,具有理气化痰、消食和胃、生泽止渴、醒酒便秘、防癌及抗畸变等功效,医学界公认的最具食疗效益水果。柚皮也是一宝,烤热的柚皮敷在手脚关节,可驱寒。
蒲莲蜜柚产业起步于2001年,2007年转为小规模发展,“十二五”期间,蜜柚产业逐渐形成规模,全镇种植蜜柚9000余亩,丰产面积达3000余亩,每亩产值约8000余元。主要分布在桐元河两岸的百安、桔龙、玉田、莲花、桐元、社区、双安等村海拔600米以下的低山地段,成为全镇增收骨干产业。
蒲莲蜜柚发展势头良好,2013年,依托墩子石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了“元河蜜柚”商标,对蜜柚实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2017年,开展“绿色食品”认证,全面提升果品品质,持续加大线上线下市场营销体系建设力度,连续两年举办预售、采摘游等活动,叫响“元河蜜柚”健康果品品牌。采取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逐步改变过去“撒胡椒面”的产业扶贫方式。预计2021年将12000余亩,产值过亿,着力提升品质,不断加强管护,用心培育出受市场欢迎的“有机果”;实现“花果满山、柚香满园”;着力于构建线上线下营销体系,加大农超对接力度,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好网络营销推广力度,让好产品能有好市场;着力于产业延伸链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将老鹰茶、蜜柚作为脱贫攻坚主打产业,深入探索“三变改革”产业经营模式,带动全镇40%的贫困户增收,户年均纯收入9000元。
二、未来任重而道远,“天赐老鹰茶、元河蜜柚”破茧化蝶亟待政策项目技术支持、媒体发力
尽管“蒲莲老鹰茶和元河蜜柚”已享有名气,但要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任重道远。主要表现在:一是“天赐老鹰茶和元河蜜柚”,对周边及全国的辐射带动影响有限,还需要进一步走规模化、区域化连片发展的道路;二是蒲莲老鹰茶和元河蜜柚知名度不高,没有卖出相应价钱,投入与回报缺乏不成正比;三是深加工龙头企业带动,“天赐老鹰茶和元河蜜柚”产业链延伸不够,产品附加值不高。
蒲莲老鹰茶和元河蜜柚有一个梦,壮大成为全市“老鹰茶第一镇”和“蜜柚大镇”,成为国定的品牌,贫困县打翻身仗的聚宝盆。离不开县委县政府的政策支撑,县农委的资金项目技术支撑,县委宣传部及以中央电视台为代表的媒体推介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