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枪老太婆的历史原型之一
——陈昌秀烈士
刘建华
在解放战争即将胜利前夕,中共川东临委先后发动了奉大巫武装起义和华蓥山武装起义。小说《红岩》中描写的历史人物,大多可以在川东游击纵队和华蓥山游击队中找到历史原型,比如川东游击纵队政委彭咏梧、联络员江竹筠。双枪老太婆的历史原型,除了华蓥山游击区的女地下工作者外,根据我们考证,在下川东游击纵队奉大巫支队里确有一名持双枪的女战士,她就是在我县尖山镇川山村英勇牺牲的女战士陈昌秀烈士,应该说她也是双枪老太婆的原型之一。
陈昌秀,女,云阳县大阳乡人,出身贫苦,自幼“大胆泼辣”。丈夫宋海清是被国民党反动派逼上梁山的绿林好汉。陈昌秀与丈夫宋海清在国民党地方政府的追捕中。练得一手好枪法。 1947年12月,她与丈夫宋海清一起,在奉节县青莲乡,参加了川东游击纵队奉大巫支队。
1948年1月15日,奉大巫支队分编成两个大队突围转移,陈昌秀被编在二大队。他们出生入死,四处转战。先后在奉节的紫霞河,云阳的松树坪、巫溪红池坝的岩头突破敌人的包围。
3月25日,奉大巫支队二大队的游击战士们,浴血奋战了两个多月,只剩下12名队员。弹尽粮绝,饥寒交迫。在巫溪朱家湾梁上,突然被国民党581团敌军包围。队长刘民带领游击队员向梁子下面突围。女战士陈昌秀冒着弹雨,冲在前面开路,敌人集中火力向她射击。就在陈昌秀从岩坎往下跳的一瞬间,敌人用机枪连射,陈中弹8处,两腿被打碎,腹部受伤,倒在血泊之中。刘民见此情景,遂以侧面爬过去,想把她背走,陈昌秀十分恳切地说:“我已经不行了,不能连累你们,你们要赶快突围,我还能坚持-会儿,掩护你们冲出去!”陈昌秀背靠着岩坎!又举枪向敌射击。敌人又用密集的火力向她扫射。这位英勇的游击队女战士,终于为人民革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1948年4月3日,国民党(正声报》在头版头条刊载了一条惊人消息:“股医刘民,自称民主大队一中队,前窜巫溪-带盘踞。 经国军杨营长部在巫溪朝阳乡大埔遭遇,国军奋勇痛击,毙匪两----其中陈某,善用双连枪,当发生战斗时,该女匪击伤国军一人,结果国军用乱刀杀毙,并将头悬至巫溪团部”。
这则国民党消息中的陈某即川东游击队奉大巫支队战士,双枪女侠陈昌秀。在被国民党围图后,为掩护战友突围,她英勇捐躯,辆牲时年仅三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