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府工作报告>完成情况
2022年《巫溪县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日期:2023-02-08

202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9.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9%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突出脱贫成果巩固,乡村振兴工作衔接推进

(一)守住防止返贫底线。“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动态清零,消除返贫风险8302568人;帮助4.5万脱贫群众外出务工,开发公益性岗位8400余个,发放产业贷款2.9亿元,助销农特产品2亿元,脱贫群众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14.2%;西南片区农村饮水提升现场会、全市脱贫群众满意度提升现场会在我县成功召开。

(二)推进乡村振兴。整合资金6.8亿元,实施衔接项目554个;325名产业指导员常态深入田间指导,探索推进党支部领办专业合作社,98%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增收明显;推进农村改厕、美丽庭院等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探索形成“五治融合”“六讲六评”等实践经验,26个村试点创建“幸福家园”;通城镇高起点、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发生可喜变化,“1+2+5+10”重点乡镇(村)引领带动作用逐步显现。

(三)提升帮扶实效。水利部、吉林省、山东泰安、市政府办公厅帮扶集团、渝中区派出131名帮扶干部、专技人才,扎根基层支农、支教、支医,推动帮扶从“输血”向“造血”转变。

二、突出交通项目建设,基础设施条件加快改善。

(一)加速推动交通互联互通。完成交通投资36亿元,加快改善交通条件;巫镇、巫云开高速加速推进,两巫高速墨斗互通拼宽部分基本完成、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调规通过审查;巫神路三期(清水桥至大九湖段)即将开工,国道调规纳入《国家公路网规划》;一批干线公路完成改造,一批“四好农村路”建成投用,“生命工程”让群众出行更加安全,“窄路拓宽”让农村道路更加通畅,内联外畅交通网络加快形成。

(二)不断完善其它基础设施。大宁河上游环境综合整治、柏杨河流域(上古片区)综合治理等项目加快建设,孝子溪水库、中梁三期堤防全面建成;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新增耕地3.9万亩,完成高标准农田3.1万亩、高效节水灌溉3500亩、土地整治900亩、农村建设用地复垦1450亩;升级改造配电网136公里,供电能力和可靠性持续提升;天然气长输管道(巫溪段)线型工程基本完工,新增燃气用户3000余户;城区和重点乡镇实现5G网络全覆盖。

三、突出产业提质增效,生态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一)生态农业稳定发展。守住粮食安全底线,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粮食产量23.56万吨;市级名牌农产品达到11个;成功争取国家“巫溪晚李”特色产业集群和“巫溪洋芋”市级现代产业园项目支持,建成市级太白贝母标准化示范点,“巫溪老鹰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巫溪秀芽”获“中绿杯”名优绿茶产品金奖;农业增加值增长3.7%

(二)绿色工业有序发展。落实稳工业经济政策措施,酵爵啤酒入园建设,国能光伏项目达到并网发电条件,坤隆药业当年引进、当年投产、当年升规,全年新增规上企业3家,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8.4%,规上工业产值13亿元。

(三)生态旅游提速发展。编制完成旅游总体发展、泛红池坝片区等旅游规划;实行“景长”负责制,创成灵巫洞4A级旅游景区,红池坝镇、通城镇长红村获评市级乡村旅游重点镇和村;开工建设通城画家村,启动大宁盐场遗址修缮保护,试运行红池坝滑雪场;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巫咸文化旅游艺术季等系列活动,联合腾讯推出手游《妄想山海》巫溪灵山版本,唱响“天地灵气 逍遥巫溪”品牌。

(四)商贸服务恢复发展。新增限上商贸企业20家,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7亿元;水园商城完成初步升级,三级物流服务体系融合发展成为市级示范;电商产业蓬勃发展,电商交易额同比增长6%,渝溪电商产业园入驻企业66家;消费政策全面落实,大宁古城入选市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成功申报“国际烤鱼之乡”。

四、突出城市品质提升,城镇化发展加快推进。

(一)坚持规划引领。科学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启动凤凰水城、大宁古城规划设计,宁厂古镇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获市政府批准。加快城市建设,改造城市棚户区和老旧小区40万平方米,海成·澜溪别院等商住小区全面建成,海成·公园里、春申云玺等项目加快推进,竣工城镇房屋30万平方米,城市建成区9.95平方公里;南环大道加快建设,马镇坝殡仪馆等项目完工。

(二)强化城市管理。深化“城市三管”,拓展“马路办公”,推行“党建+物业”管理,推进“六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位列西部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第一,国家级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通过市级验收,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指标全面达标,国家卫生县城通过市级复检。

五、突出生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本底不断夯实。

(一)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全面落实市总林长令,国土绿化扩面提质,完成营造林12.2万亩,抚育改培10万亩,生态综合治理5.3万亩,林业横向生态补偿1.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0.2%;扎实开展地灾防治,全力推进矿山修复。

(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1天、同比增加15天;深入推进“河长制”,流域考核断面保持II类水质,水域功能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稳定达标;开展“长江十年禁渔”专项行动,查获非法捕捞案件48件;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100%,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整改销号环保督察反馈问题157个,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优。

六、突出改革创新驱动,发展活力不断释放。

(一)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建成“渝快办”移动端巫溪专区,推行“网上办”“掌上办”,推进跨省、川渝、全渝通办,强化一窗受理、并联审批、联合验收等集成办理,政务服务好评率达99.9%1.8亿元减税降费政策红利直达企业,培育市场主体4565户、增速12%;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圆满收官,县属国企完成新一轮整合重组;“三变”改革试点村扩至128个,“三社”融合发展深入推进;财税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改革扎实开展。

(二)推进创新开放。积极争取深空探测项目,有序推进马铃薯区域重点实验室、中药材野外科学观测站等科研平台建设;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科技特派团与基层农技体系改革有效衔接,实现服务指导全面覆盖;登记科技成果16个,新培育科技型企业1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新授权专利192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1件、排渝东北第二;加强对外合作交流,与璧山、梁平、神农架林区达成战略合作,与山东泰安、渝中区协同发展不断深化;完善招商体制机制,对外招商签约50.2亿元、到位资金9.17亿元。

七、突出改善民计民生,群众幸福指数稳步提升。

(一)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城镇新增就业4232人,城镇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为零,城乡基本医疗、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600余万元、社保待遇13.5亿元,兑现民政救助及补贴1.5亿元;发放教育惠民资金7000余万元,“双减”成效明显,集团化办学加快推进,县职教中心成为海尔智家、长安汽车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投入1.4亿元更新改造医疗设备,县人民医院住院楼(二期)建成投用,县中医院门急诊楼整体搬迁,基层医疗机构甲等医院实现零突破;体育健身设施实现村(社区)全覆盖,人均体育面积达到全市平均水平;文化惠民活动惠及群众15万人次,短视频《重庆巫溪兰英村——“天路”变成致富路》获习近平总书记脸书专页转发,《重返陡崖》新闻作品获全市区县首个中国新闻奖。

(二)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深入推进平安巫溪建设,全时空缉枪治爆“扫雷行动”全国推广,全警私家车安装预防酒驾语音提示器全市推广,县公安局获评“重庆市优秀公安局”,信访工作取得明显进步,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等重要节点安保维稳任务,道路安全措施20条全市推广;通城镇长红村获评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徐家镇枣树村、双阳乡白果村获全市民主法治示范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