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府工作报告>完成情况
2024年《巫溪县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日期:2025-02-12

    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55.3亿元、增长5.2%、增速全市第28位、渝东北第7位,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49亿元同比增长14.6%,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5.7%。主要抓了七个方面工作:

(一)发展动力活力不断增强坚持创新驱动,深化对外开放,积蓄发展新动能塑造发展新优势。主动融入国家重大战略迭代实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十项行动61项重点任务完成率超90%;创新川渝(奉巫巫城·内粮安协作机制,以粮入圈经验做法获市级肯定。积极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签约招商项目5675.3亿元,到位资金24.9亿元增长77.8%建成出口基地3个,9家企业获批出口资质,老鹰茶、巴绣、晚李远销国外,进出口总额增162.6%、增速全市第二。不断夯实基础条件安恩黔铁路完成预可研深化论证,成功纳入全市现代化集疏运体系建设范围巫云开高速主体完工,鱼鳞互通建成通车,巫神路(三期)临建工程启动建设内畅外联的交通网络加快形成柏杨河流域(上古片区)综合治理金鱼水库主体完工,柏杨河生态修复治理凤凰水库马坪水库建设加快推进,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切实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强化科创平台建设和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国家级农业科技小院正式落户,全市首个道地中药材野外观测研究站建成投用,马铃薯区域重点实验室、老鹰茶检测研发中心加快建设,科技赋能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新登记科技成果15件,技术合同成交额3亿元,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9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市级科技型企业138双倍增完成率全市前列

(二)三攻坚一盘活改革扎实推进推动国资国企、园区开发区和政企分离改革,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国企改革取得突破关闭注销法人企业16户,2户平台企业转型发展,全级次企业压减至27户,阶段性减亏企业9户、扭亏9户,亏损面降至3.6%,企业利润总额和增加值分别增长1倍、2.5倍以上,净资产收益率扭负为正。政企分离改革全面完成3户企业完成“脱钩”,已吊销未注销全民所有制企业销率100%国资实现集中统一监管园区开发区实现重塑园区规上企业营收4亿元左右,亩均口径税收1740万元、增长19.4%资产盘活成果丰硕盘活国有资产29亿元、回收资金22亿元资产确权登记84万平方米。债务化解有力有效化解存量债务8.5亿元,政府综合债务率下降34%为全市A类化债成效区县之一,虚增财政收入问题零发生”,获市委、市政府肯定

(三)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聚焦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现代化产业特色化集群化发展。绿色工业蓄势向好园区布局持续优化,14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加快建设。三峡光伏并网发电,华电光伏加快推进,清洁能源产值8.2亿元。大力发展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天美水业、酵爵啤酒、金花葵精深加工等项目建成投产,峰然食品、展华药业、坤隆药业扩大生产,盛景老鹰茶、国能光伏、盛海生物实现升规,聚慧食品、宜简饮料、百年赋白酒项目加快推进,绿色食品、现代医药产值分别增长51%65%。绿色建材稳步发展,鸿耀建材、双东石材等企业扩大生产。工业投资增长6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5%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1万亩粮油示范基地10万亩粮食产量24.2万吨“一主两辅”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发展渔业养殖1万亩烤鱼预制菜生产线即将投产,烤鱼全产业链初步形成;在地老鹰茶270万株,开发“老鹰茶+”产品100余个,举办首届老鹰茶国际文旅消费节巫溪老鹰茶获国家地理标志、中茶杯“六星·特别金奖”和“消费者最喜爱的茶产品”;种植金花葵5000、太白贝母2000亩,加工道地药材6000余吨,中药材产量2万吨生猪出栏57万头,禽蛋产量7700吨,脆李产量2.5万吨新增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绿色优质农产品114农业增加值28.9亿元、增长1.3%,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达100%商贸旅游业加快复苏红池坝通过5A级景区景观质量评审,兰英大峡谷创成4A级景区,新增巫甸园、晚李主题公园3A级景区持续打造耕歌龙池等20乡村旅游景点A级景区达14。非遗龙舟赛、云端山地跑等赛事精彩纷呈,《巫咸技忆》远播拉美地区,“巫溪天地有灵气”抖音话题播放超1.5亿,旅游接待人数、游客花费增速15%以上。漫滩路烤鱼夜市一条街成为消费新场景年货节、美食文化节有声有色,“以旧换新”政策拉动消费1亿元,电商交易额54亿元增长16%新增限上商贸主体5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2.3亿元增长3.7%

(四)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推进坚持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发展面貌加快改善。乡村振兴接续推进安排财政资金5.4亿元、实施项目613个,“三保障”和安全饮水问题动态清零,发放产业贷款6.72亿元,脱贫群众稳岗就业4.4万人,“两类群体”人均纯收入1.56、增长34%消除风险11693566、风险消除率54.3%,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新建通组入户道路86公里实施道路安防工程300公里,有条件建制村通组通达率100%实施28处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农村自来水普及率89.8%改造户厕436卫生厕所普及率83%建成超(快)充站32座,公共充电设施实现县域全覆盖新增移动基站516个,全县场镇5G村级4G网络全覆盖,行政村通光纤率100%推进“邮运通”改革试点,县内寄递物流成本降低50%创建巴渝和美乡村引领先行14,观峰村、茶山村入选“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争取各类帮扶资金6.63亿元、实施项目108个,销农特产品3亿元,推动全县及通城镇乡村振兴发生可喜变化。“最美县城”更新提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获市政府批复凤凰水城总体设计高标准完成海成·云著、公园里、锦绣御府、先锋大院(二期)建成投用,滨圆G区、南岸定销房加快建设,改造棚户区和老旧小区2000余户,竣工城镇房屋32.6万平方米。南环大道加快建设凤马片区污水管网、桥北片区旧城更新、漫滩路和北门广场升级改造完成建设,改建雨污管网32.3公里,全民健身公园启动建设,新建口袋公园2个,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8.1%三级数字化治理中心实体运行,网格事项任务完成率、事件按期处置率、重点对象关注率100%

(五)美丽巫溪颜值日益彰显强化生态保护修复和污染治理攻坚,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持续筑牢。生态修复系统推进,实施渝东北岭谷区生态保护修复11.9万亩营造林工程4.3关闭矿山修复治理8公顷水土流失治理136平方公里“河湖长制”深入落实强化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地表水环境质量稳居全市第二,5个国控市控考核断面全面达标,横向生态流域补偿800万元,大宁河获全市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空气质量持续向优,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52天、增加8天,PM2.5年均浓度下降2微克每立方米。污染治理不断加强,消黑臭水体11.4平方米梅溪河流域治理完成60%城市污水处理率98%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100%废弃农膜回收率95%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生态环境突发事件零发生环境问题闭环整改中央市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县级主动发现问题全面完成整改,群众信访投诉处理率100%绿色发展稳步推进市级气候投融资试点有序推进,绿色贷款余额21.9亿元,同比增长18.1%

(六)民生福祉明显改善全力抓民生、暖民心、办实事,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认同感不断增强就业优先政策全面落实“金花葵”创业项目获全国三等奖,“五单”就业服务模式全市推广。巫溪烤鱼工、巴绣工、老鹰茶工获市级特色劳务品牌。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就业9535人,城镇新增就业3079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2.9%,引进高学历紧缺人才27名,青年留巫来巫1783人。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稳妥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发放社保待遇14.7亿元。救助困难群众44万人次、高龄补贴2.7万人累计兑现惠民资金1.7亿元。“两项政策衔接并轨”试点有序推进,养老服务公建民营经验全市推广,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提高15个百分点杨家寨陵园、火化殡仪馆和3个农村公墓完成建设,殡葬领域突出问题扎实整改,治丧成本降低40%。全力维护退役军人权益,兑付各类补助5361万元公共服务短板加快补齐党建联盟、集团办学深化实施,有效推动城乡教育协同发展。凤凰水城巴蜀中学、人和街小学等4所新校建设有序推进,先锋小学(二期)等5个项目完成建设,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680个,文峰小学、红路小学获评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县职教中心创成市级“双优学校”,获评“全市社区教育示范县”县人民医院创成三级综合医院,新增二级甲等医疗卫生机构2家,建成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1个、甲等乡镇卫生院6家,全县诊疗人次增长10.5%,次均费用下降5.2%,医疗服务水平和辐射能力不断提升。“两馆一宫”装修、大宁盐场保护(一期)全面完工,县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图书馆,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提升至3.13平方米,文体惠民活动广泛开展,陆地冰壶项目获市运会首金。重点领域风险有效防范打击非法集资工作在全国交流,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亡人数分别下降28.6%12.5%,田坝泥石流避险入选全国案例连续30年未发生森林火灾信访量下降38.6%,极端案事件、到市集访和重大安全事故“零发生”,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七)行政效能持续提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深化肃清流毒影响,持之以恒转作风、纠“四风”,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氛围。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着力转变政府职能,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265办结“民呼我为”6053件,政府信息主动公开率100%,清偿拖欠企业账款2745万元。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有力有效,整改问题2610个。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政务服务事项办结率满意率均为100%政府采购营商环境考核全市排名第8政府执行力公信力不断增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