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否公开 :是 办理结果:A类已解决或采纳
任娟代表:
你在县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在教育系统进一步贯彻落实一号检查建议》(第59号)已收悉,经我委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教育、公安、共青团、妇联等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个别学校还是发生了未成年人被性侵害案件,影响极坏,严重威胁到学校学生的安全,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亟待加以研究解决。
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性侵害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方方面面,涉及教育、管理、应对处理的各个环节。作为教育行政部门,我们高度重视,重点关注,有责任、有义务加强预防性侵犯教育、从严管控教职工队伍、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舆论氛围,切实预防学校性侵犯案件的发生,确保教育系统的和谐、平安与稳定。
一、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强化贯彻落实制度保障
进一步建立健全完善学校预防性侵害幼儿园儿童和中小学学生的制度机制,加强重点区域、重点人员监管,做到安全监管全覆盖。严格执行“谁主管、谁负责,谁开办、谁负责”的原则,落实校(园)长是校园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责任,落实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相关要求,现已组织专班,深入全县中小学,针对学校学生管理,特别是校内苗头现象进行全覆盖摸排,并建立台账,做好事前防范,发现问题立行立改。
二、深入开展预防性侵安全教育,增强防范意识
将预防性侵害教育列入安全教育必讲必学内容,通过安全教育月集中教育+法律知识讲座、课堂教学、主题班会、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开展法治教育、未成年人保护教育、性知识教育和预防性侵害教育。重点对小学生、留守学生、寄宿学生、单亲家庭学生,特别是农村学校学生及家长加强预防性侵害宣传教育,将有关知识融入“法律进校园”和健康教育中,邀请政法干警、医护人员等开展专题教育,不断提高预防教育的专业化水平,增强自护意识和自救能力,通过宣传栏、板报、网站、微信等向社会各界特别是学生家长进行宣传,提高防范知识知晓率。
三、强化师风师德,大力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活动
一是开展师德师风专项行动。开展全县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十查十看”专项行动,落实教师负面清单制度,学校自查、县教委专项检查有机结合,建立师德师风问题清单,落实定期整改机制。二是建立师德师风学习常态化机制。组织教职工学习《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未成年人保护法》和《关于做好预防少年儿童遭受性侵工作的意见》等法律法规,丰富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崇尚师风师德,抵制不良风气,优化学校环境。三是严格管理队伍。建立严格的教师行业准入制度,富有爱心,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品德和健康的心理是从教者的必备条件;加强对教师的法制教育、师德教育,除新任教师上岗前必须接受法制教育外,学校还要定期邀请法律专家对教师开展法制讲座,增强法治意识,强化师德建设,确保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学校统一规范和管理教职员工的日常言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约束制度,用制度约束、管理教师,使其不敢为、不能为。四是加强考核评价。通过定期向学生、学生家长乃至社区开展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教师的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律意识、教育教学、师德表现进行评价,并加大权重纳入年度考核。
四、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建设全覆盖,着力开展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摸排和干预;二是心理健康课程纳入地方课程予以落实,根据学段特点深入开展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青春期教育、生理卫生教育、生涯规划教育等,建立学生正确认知,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科学对待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三是加强心理健康资源引进和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培养,科学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五、强化安全管控,打造学生健康成长坚强保障
严格落实校园门禁管理制度,实行保安人员24小时守岗,加强对来访人员审查登记,严把入校第一关。加大对学校厕所、楼道、食堂和校园偏僻角落等区域的巡查管理。严格执行教师准入,加强招聘人员前期思想、心理等方面考察。学校、幼儿园要对临聘人员的准入审查严格把关,杜绝不合格人员进入校园工作岗位。要加强法治教育和师德师风教育,不断加强教职工管理。对校园安全管理有漏洞或不负责的,我委将在全县范围内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整改。学校、幼儿园对性骚扰、性侵害学生的教职工,要第一时间上报教委和公安机关,予以严肃惩处。
六、持续强化学校安全督导检查
定期对校园安全管理进行督查,对因学校校长、幼儿园园长、安全管理负责人、班主任、女生公寓管理员、门卫等校园安全管理人员失职渎职造成性侵害学生案件发生的,或者发现性侵害学生案件迟报、瞒报的,我委将始终保持“零容忍”态势,会同有关部门依法从严从重打击,并追究相关领导责任。
感谢你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以上答复函已经许正国主任审签,请如实填写建议办理答复函回执(已随本答复函寄出),并在收到答复函二十个工作日内寄送县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委。
此函
联系人:刘晓峰 联系电话:023-51510971
巫溪县教育委员会
2023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