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巫溪农函〔2024〕138号
巫溪县农业农村委员会
关于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
第69号提案的复函
办理类别:A
汤永明委员:
你在县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快我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建议》的提案,已于4月28日转交我委办理。收到提案后,我委领导十分重视,对你提出的问题专门研究,并组织人员进行了认真办理,现将办理结果复函如下:
1.关于深入调查品种资源。建议主管部门组织人力深入乡村田间地块调查资源,掌握发展现状,从宜地条件、气候、海拔、品种、规模、当期价格种植习惯,做好详细调查,做到心中有数,筛选适宜我县种植的,有商品价值的中药材品种。
2018年,县农业农村委接管中药材产业后,成立了中药材产业办公室,安排专人从事中药材管理相关工作。中药材产业办公室认真思考,深入调查,基本上措清了全县中药材基本情况,并撰写了《巫溪县中药材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并发表在《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年第8期。分析了本县中药材产业发展趋势,摸清适宜本县种植品种76个和分布乡镇,目前筛选了巫溪独活、太白贝母、金花葵作为重点发展品种。
2.关于突出区域主打品种。做好资源布局,分区域、按海拔阶梯、规划实现立体全覆盖,海拔800米以下发展百部等品种,海拔在800-1300米,种植药食同源(黄精)等中海拔品种,海拔1300米以上,培育独活、党参、川牛膝、贝母等耐寒高海拔品种。
2022年邀请第三方公司编制《巫溪县中药材(独活)产业规划》,目前正在编制《巫溪县中药材高质量发展规划(2024—2028)》《金花葵闰业发展规划》。届时,将根据巫溪县总体布局,按照不同海拔高度、不同种植模式、不同品种实行一乡一一一村一品,建立1区4园中药材产业格局。
3.关于打造巫溪知名品牌。一是守住道地品种标准化。企业应同科研平台专家一起对其进行研究,形成巫溪独活等药材加工工艺规程、质量标准,达到全县标准统一,质量统一、提高市场竞争力。二是抓好“三品一标”。推动独活、党参、牛膝、贝母等道地中药材绿色食品、有机产品和地理标志认证,加快培育特色鲜明、知名度较高、发展潜力大的品牌,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三是形成了道地药材“四统一”生产技术模式。统一供苗、统一种植、统一提供肥料农药、统一回收初加工。同时,制定道地药材高效栽培技术方案,保证中药材从种子种苗到田间种植、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
2020年巫溪独活成功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2021年双阳乡评定为全国种植业三品一标基地,2023年巫溪独活、巫溪太白贝母评选为重庆道地药材优势品种,并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重庆)道药材溯源论坛大会,巫溪县被命名为“中国道药材之乡”。下一步,将制定巫溪独活国际标准,申报全国名特优新产品。
4.关于不断延伸产业链条。一是支持现有加工企业。走深加工之路,开展技术培训,统一技术标准,让农民掌握中药材的基础加工和存储方法,提高田间地头的收购价格。二是建立科技园区。依托科研单位,建立中药材科技示范园区,大力发展中药材育种产业,销售利润更高的优质种子种苗。三是招商引资。引入知名加工企业,着力打造中医药循环经济产业园,引入知名中医药加工企业。四是发展康养产业。创建中医药文化养生旅游示范基地,以独活采收游和中医药文化为主题推出的“巫溪康养”之旅,培养康养体验产品项目。
从2018年以来,县农业发通过整合项目资金1000余万元,用于支持中药材加工和产地仓储。今年已经列为全国中药材产业集群发展基地县。至目前,已经扶持重庆展花一、重庆坤隆药业、重庆瑞火星农业科技公司、巫溪县同利用药材公司、巫溪县靓月专业合作社、兰英乡西安村集体经济组织、田坝镇白草村邻村经济组织等相关企业、村集体开展中药材产地加工,其中有2家企业取得中药饮片加工资质;依托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建立了国家产业体系巫溪试验站,与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共同建立了全国首个中药材野外科学观测站,通过招商引资与津太葵(重庆)农业科技公司共同组建了金花葵专家大院。下一步将联合北京大学药学院、上海中医药学院、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中医药学院、重庆中药研究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同推进以太白贝母、巫溪独活、金化葵为主的道药材精深加工产品研发、品种选育、种植技术提升等相关工作,加大种植、加工、市场营销等中药材全产业链力度,全力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
汤永明委员,感谢您对我委工作的关注,希望您今后继续关心支持我委工作,多提意见建议,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不断改进工作,为巫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此函
巫溪县农业农村委员会
2024年6月16日
单位领导:陈小伟 联系电话:023-51522326
承 办 人:陈永春 联系电话:13896943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