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2380949974109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0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巫溪县田坝镇农业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巫溪县田坝镇农业服务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主要承担农业、畜牧、水产、林业、水利等技术推广和服务工作。 | |||
住所 |
巫溪县田坝镇 | |||
法定代表人 |
余海成 | |||
开办资金 |
2(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巫溪县田坝镇人民政府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 |
2 | |||
网上名称 |
巫溪县田坝镇农业服务中心 |
从业人数 |
4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巫溪县田坝镇农业服务中心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情况开展相关活动。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0年田坝镇农业在县农业农村委和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目标,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大力发展“1234”重点产业,粮食作物持续增产,经济作物发展势头良好,三农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现将2020年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保证粮油播种面积。2020年完成粮食作物播面2.43万亩,总产0.92万吨。经济作物3.31万亩,总产2.72万吨。其中油料0.07万亩,春马铃薯0.82万亩,水稻0.034万亩,红苕0.63万亩,玉米0.76万亩,秋马铃薯0.43万亩。 二、实施“菜篮子”工程。2020年完成蔬菜播种面积2202.54亩,总产2759.85吨;肉类产量(猪1110.1吨、牛119.2吨、羊237.9吨、禽肉81.0吨);并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农产品例行监测、监督抽查中未发现含有禁用物质的不合格样品。 三、多渠道促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一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在高山地区大力发展以云木香、党参、黄连、玄参为主的中药材种植,2020年末在地药材面积2.61万亩,年采挖面积7850亩,产量2200吨,实现增收1270万元。在中鹿、上鹿、黄草、马坪、大屋等5个海拔、气候、土壤均适宜核桃生长的地区种植核桃1.9万亩。种植烟叶0.07万亩,亩产143.93公斤,均价24元/公斤,实现销售收入241万元。二是严格落实惠农政策。完成农业支持保护补贴3300户21030.580亩,补贴资金209.675万元。落实农机购置补贴36户36台,补贴金额3.828万元。三是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有经营收入的村16个,其中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1-5万元的村15个,5-10万元的村1个。四是推行土地集约经营。坚持以农业企业为依托,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为主体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提出外迁户、外出户的承包土地管理,用于产业发展不得荒芜,合理的安排和筹集农业产业用地。五是对全镇28台农机牌拖拉机进行监管。 三、高质量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一是摸清了集体资产的家底。截至2019年底,全镇农村集体资产总计13198.49万元,其中流动资产合计7614.63万元,流动负债合计1.99万元,所有者权益24574.49万元,经营性资产853.29万元。全镇集体土地总面积261976.54亩,其中农用地246331.29亩,建设用地5594.96亩,未利用地10050.29亩,林木资源283864.06立方米。;二是明晰了产权。清产核资和成员身份确认以后,明确了集体资产的产权主体,使农民明白了自己所拥有的资产、资源份额。这有利于加强集体资产运营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有利于保障股东的合法权益。三是明确了身份。完成成员身份确定4548户13797人。四是完成了16个村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66个组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其中村级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16个已全部在巫溪县农业农村委员会登记赋码。 四、扎实开展深化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涉及16个村191个发包方共3627户,并签订完善土地承包合同。 五、农业生态环保方面。监管7户规模种植户主要作物化肥农药减量,培训普通农户627户,发放配方卡、减量资料13303份,并高质量完成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问题整改; 六、工作亮点。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贫困户脱贫增收的重要举措,立足资源禀赋,突出生态优势,创新发展模式,坚持长短结合,优劣互补,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支柱产业,“1234”产业发展格局基本形成。种植青脆李2710亩、蜜柚780亩;发展良种核桃19000余亩;山羊常年存栏量保持在2万只以上;在高山地区种植云木香、党参、黄连等中药材2.4万亩;注重发展特色产业,种植蕉藕440亩,豆腐柴716.2亩,大樱桃300亩,“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加强示范引领和龙头带动,建成集体经济试点项目1个、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7个、非贫困村产业发展巩固提升项目5个、核桃标准化示范基地1个、核桃促进丰产试点项目1个、豆腐柴间作示范片1个、山羊养殖基地1个;引进龙头企业3家,成立专业合作社42个,发展家庭农场27户,100%的贫困户与各类经营主体建立起利益联结机制,95%以上的农户有了增收致富产业。 七、存在的问题。一是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群众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特别是传统农业思想根深蒂固,生产方式主要以大田耕作为主,对新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接受慢,导致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农村经济发展滞后。二是受传统农业思想影响,全镇农作物种植结构单一,品种老化,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增产不增效矛盾十分突出。三是现代农业必须是基地化建设、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而目前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格局,造成土地整合难、标准化生产难,难以形成基地化建设和规模化发展,严重制约现代农业发展,加剧了农业投入高、效益低和收入低的矛盾。四是产业效益仍不明显。“1234”产业发展中管护资金、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尤其突出,核桃产业大面积不挂果,产业效益尚不明显。 八、2021年工作计划。我们将着力抓好以下几点:一是结合精准扶贫,突出发展重点。在稳定粮油生产的前提下加强中药材、干果林两大产业发展。紧紧围绕产业培育引进有实力的龙头企业,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引导资源向优势产业和行业龙头集中。依靠龙头带动实施一批潜力大、前景好的产业发展项目,壮大现有规模,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二是积极争取配套政策,围绕“1234”产业和五大特色产业项目,进行精心设计和产品研发,积极争取国家、市、县在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的优惠政策,实现水、电、路、网配套。三是加强业务人员学习,加大专业技能培训,增强服务三农的能力,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有效期:2020年7月31日至2025年7月31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邓小琴 联系电话:15826386239 报送日期:2021年12月0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