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重大决策预公开>2022年>决策草案
巫溪县“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日期:2021-05-28


巫溪县“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巫溪县交通局

2021年3月

1



“十四五”规划是进入新时代、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重庆新定位、新使命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全面推进“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规划,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四五”规划,意义重大。巫溪区位优势明显,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节点城市,将围绕“长江三峡国际旅游黄金带重要节点和渝陕鄂合作门户,秦巴山区商贸物流基地,我市重要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基地和避暑休闲基地”新定位,加快融合发展,增强综合实力,努力在推进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发展中展现新作为,努力建设渝陕鄂门户综合交通枢纽

“十四五”时期是巫溪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完善、运输服务水平提高和转型发展的关键期,是建设渝陕鄂门户综合交通枢纽的机遇期,客货运输需求总量将稳步增长,人民群众对运输多样化、高品质、高效率提出更高要求,土地、环境、资金、资源等要素保障需求将更加迫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仍将保持一定的规模。为科学研判“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人民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科技发展新趋势,抢抓交通强国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等战略机遇,准确把握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新要求和支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新任务,把握好各方式发展节奏和建设重点,进一步加大交通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努力建设人民满意交通,特编制巫溪县“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规划范围包括巫溪全县,统筹考虑城口、开州、云阳、奉节、巫山、镇坪、十堰等周边区县,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展望到2050年。

1


第一章 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级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巫溪交通始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牢牢把握交通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大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为加快建设区域综合交通枢纽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支撑县域经济发展,保障改善民生,提升综合竞争力做出了积极贡献。

第一节发展成就

“十三五”期间,在巫溪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交通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初步实现交通设施网络化、运输方式衔接紧密化、运输服务高效化、体制机制顺畅化、安全保障可靠化。巫溪县交通运输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全面建成“渝陕鄂门户综合交通枢纽”打下坚实的基础。

1、交通投资稳步增长,助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坚持把资金保障作为交通发展的关键因素来抓,积极通过多种渠道,集聚各方财力、汇聚各方资源,全力筹集交通建设资金,努力满足交通发展需要。“十三五”以来,争取市级交通补助资金39亿元、县级财政配套资金18.59亿元、吸引社会资本投资6.5亿元元。全县交通已完成各类投资85亿元(规划投资109亿元以上),占规划总投资的78%,其中铁路0.5亿元、公路84.2亿元、水运0.2亿元、航空0.1亿元。交通投资已成为有效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有效发挥了交通投资的关键性、撬动性作用,对促进全县经济增长起到了强有力的拉动作用。

2、重大基础设施网络不断完善,对外通道能力不断增强

“十三五”期间,巫溪县抢抓国家“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向中西部地区倾斜”等重大机遇,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加快完善对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提升基础设施供给效率。“五高一铁”对外交通大动脉雏形初现。

一是高铁建设实现“零”突破。郑万高铁巫溪支线开工建设。郑万高铁重庆段全长184公里,巫溪支线全长50公里,主线预计2021年全线建成通车,巫溪支线“十四五”期内也将建成通车,届时将极大地缩短巫溪与重庆主城、西南、西北、华中、华北等地的时空距离。二是高速公路建设稳步推进。巫云开高速、巫镇高速、两巫高速开工,建设里程达120公里,计划于十四五期间全部建成通车。全力推进巫城高速前期工作,力争十四五期间开工建设。三是水运航道建设加速实施。完成大宁河航道整治,巫溪县辖区内航道总里程达到24公里,部分航道可达到内河III级航道条件,千吨级船舶可常年直达长江。同时,持续推进大宁河大昌航电枢纽前期工作。

3、“四好农村路”建设强力推进,交通脱贫攻坚任务圆满完成

紧紧围绕服务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和乡村振兴战略,巫溪交通加快升级改造普通国省道、全力建设“四好农村路”,进一步完善了贫困地区交通网络。截至目前,巫溪普通公路总里程7166公里,较“十二五”末年增加2388公里,增幅比例达50%。公路网面积密度178公里/百平方公里,人口密度133公里/万人。

一是国省干线路网全面提质。“十三五”期间,顺利完成S502核桃树至栈口段、双庙垭口至渔沙段、S403文峰至奉节、S201上磺至巫山等重点项目,累计升级改造普通干线公路192公里,路面改造89公里,其中国道58公里;省道223公里。根据《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重庆市国家公路网线位规划方案(2013-2030)》、《重庆市普通省道公路网规划(2013-2030)》,巫溪县共有普通国道3条,分别为G347G541G242,总里程242公里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为81%20204月数据);共有普通省道4条,分别为S201S301S502S503,总里程430公里,普通省道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为53%20204月数据)。以国省道改造为重点的普通公路网络不断完善,极大支撑巫溪县新型城镇化、现代产业化建设。二是农村公路路网全面覆盖。全县累计下达“四好农村路”建设计划2352公里,已完工2210公里,在建142公里,2020年底实现有条件村民小组通达率100%,通畅率90%。现阶段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6494公里,其中县道103公里、乡道443公里、村道5948公里。基本构建成“外连内畅、互联互通、功能完善”的农村公路交通网络。

4、客货运输服务稳步提升,运输结构不断优化

五年来,全县交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交通问题,不断提升运输服务品质,努力让群众出行更加高效、便捷,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不断完善。新增、优化公交线路8条,公交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实现城区街道全覆盖。新改建公交站点33个、公交站场1个,公共交通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90%,马镇坝北井大道和亿联经镇泉小学至长途车站线的公交站点计划十四五完成,公交线网覆盖范围、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二是客货枢纽建设有序推进。全县建设完成二级客运站2个,三级客运站1个,简易站5个,村级客运招呼站100个,在建的简易客运站2个。有序推进渝陕鄂物流园区建设,园区规划占地面积1725亩,总投资76亿元,建成后每年可实现税收1亿元以上,提供就业岗位8000余个,结束全县无货运站的历史,实现现代物流跨越式发展。三是道路客运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开行巫溪至三峡景区旅游直通车,班线客运网络更加完善。目前全县共有客运班线51条,近5年优化新增农村客运线路21条,全县具备条件的行政村通客率达到100%;新建招呼站411个,乡镇客运站8个,乡镇客运站覆盖率达27%5、安全智慧绿色交通不断发展,交通运输保障更加有力

5、安全智慧绿色交通不断发展,交通运输保障更加有力

一是交通智慧发展取得突破。全县运输企业GPS系统安装率达到100%,智能公交电子站牌建成并投入使用,为人民绿色出行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截至目前,建设巫溪县行政服务大厅服务中心和赵家坝短途客运站IC卡的充值办卡门店2处。二是交通绿色发展成效显著。完成运输装备绿色升级,城市公交汽车升级换代,共投放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39台,投资500万元已在客运中心建设新能源充电站1个,设置充电桩8个。加大了对船舶和码头的污染治理工作,实现长江水域内船舶水污染物零排放。对辖区内船舶的防污染设施进行升级改造,大力实施内河船型标准化工程,“量减质增”趋势明显。三是交通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安。“十三五”期实施普通国省道和农村公路安保工程1064公里,消除危险路段约300余处,改造危桥41座、渡改车行桥6座,公路抗灾能力显著增强。深化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积极履职,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积极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深入开展“打非治危”等专项行动,开展道路交通领域违法行为专项整治。坚持以“安全发展”理念,开展水上交通安全检查工作及隐患排查治理,强化现场监督管理,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实现了水上交通“二十年零事故”的目标任务。

6、运输改革不断深化,行业治理更加科学规范

一是交通运输改革全面推进。稳步推进城市公交、出租车公司公营改革,规范网约车,积极推行驾培服务、汽车维修改革工作,努力维护公平规范的交通市场秩序。加大路政执法力度,深入开展普法宣传,增强全民爱路护路意识。二是管养能力持续提高。全面落实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创新养护管理模式。县政府成立了“四好农村路”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全县所有乡镇(街道)成立了“四好农村路”管理办公室,对项目实行“四统一、三自主”管理模式(县交通局统一设计、统一财评、统一监理、统一检测;乡镇自主招标、自主管理、自主验收),实现了全县“四好农村路”建、管、养、运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发展差距

尽管“十三五”期发展成绩显著,但对照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等,交通运输发展仍然存在一些发展差距。

1、对外通道不畅通

一是铁路方面,目前巫溪境内铁路通道缺失,同时,郑万高铁巫溪支线尚未建成,对巫溪融入长江经济带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形成制约;二是高速公路方面,目前仅通车奉溪高速,两巫高速、巫镇高速、巫云开高速公路尚在建设过程中,南北大通道尚未全面贯通,同时,东西向高速公路通道缺失,影响了巫溪建设渝陕鄂门户综合交通枢纽的形成。三是水运方面,长江、大宁河航道整体通航能力不足,全江梯级渠化尚未实现,航道等级偏低,周边区域的水运通道尚未实现高效畅通。四是航空方面,红池坝通用机场尚未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2、内部网络不完善

路网结构仍需调整。巫溪县境内等级公路大部分只能达到四级水平,全县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仅为2.72%(全市平均5.58%),与周边的巫山县、奉节县、云阳县等区域差距较大,其中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省道三级及以上比重分别为81%53%(全市平均73%53%),部分新提升的普通省道亟待升级改造,难以满足旅游景区、产业园区等发展需求。

地区

总计

一级

二级

高等级公路占比

重庆市

174284

953

8777

5.58%

巫溪县

7166

0

195

2.72%

巫山县

5615

0

242

4.31%

奉节县

9162

0

467

5.10%

云阳县

7598

10

302

4.11%

开州区

8038

7

303

3.86%

农村公路网络仍需完善。对标“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要求,全县农村公路县乡道等外公路占比高,路网结构中村道占比高达83%(全市77.72%),未铺装路面占比为27.38%(全市25.41%),农村公路总体技术指标偏低,“畅返不畅”、“双车道”、“油返砂”、“安保工程”等新的建设任务繁重。

地区

有铺装路面

简易铺装路面

未铺装路面

未铺装路面占比

重庆市

122596

7400

44288

25.41%

巫溪县

5025

178

1962

27.38%

巫山县

4242

24

1349

24.02%

奉节县

5761

41

3360

36.67%

云阳县

4764

0

2834

37.30%

开州区

4474

0

3564

44.34%

地区

县道

乡道

村道

村道占比

县乡道占比

重庆市

7078

13071

135446

77.72%

11.56%

巫溪县

103

443

5948

83.00%

7.62%

巫山县

243

469

4425

78.81%

12.68%

奉节县

220

720

7667

83.68%

10.26%

云阳县

290

423

6275

82.59%

9.38%

开州区

259

786

6386

79.45%

13.00%

3、枢纽衔接不顺畅

一是缺乏综合一体化客运枢纽体系。县域内的综合客运枢纽与城市公交的零换乘尚未形成,现有的县城旅游客运码头和客运枢纽站未能实现高效无缝衔接,导致境外旅客入境后换乘不便。三是物流货运枢纽体系还需完善。货运物流发展相对滞后,无规范化的公路货运场站,物流体系有待完善,水运、航空货运作用均未充分发挥,重型货车、厢式货车、专用货车比例低,难以组织高效的多式联运,运输效率亟待提升。

4、运输服务不高效

一是客运方面。城乡客运基础设施水平落后,公路等级较低、客运站点总量不足、公路通畅深度不够等问题仍很突出。道路客运站场建设之后,功能单一,设施简陋,利用效率较低。同时道路客运和城市公交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统一,交叉运营的矛盾尚未有效解决。二是货运方面。货物运输服务处于自发和无序状态,乡村物流发展滞后,缺乏乡镇物流配送站点,新型物流发展模式尚未应用。公路运输效率较低,偏高的物流成本,不能支撑特色生态农产品发展。三是信息化发展缓慢。大数据智能化在巫溪交通领域应用严重滞后,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尚未建立巫溪县交通信息中心,公共交通服务信息无法服务于大众,多式联运物流信息平台缺乏,公路、铁路与港口的货物运输组织仍然依靠传统手段,管理能力低下。

5、受宏观政策、环境资源等因素影响,交通提质提速发展困难多、压力大

一是交通建设资金差口巨大。由于全县财力相对薄弱,要实现交通计划目标,地方建设项目缺少中央和市级资金补助,社会融资渠道较少,资金差口大,无法保证启动项目顺利实施,纳入计划尚未启动的项目无法向前推进。二是重大项目落地困难,政策风险性高。用地指标审批、环评、林业等前期手续申报周期长,前期手续办理难度大,特别是涉及基本农田、公益林占用问题比较普遍,政策障碍难以逾越,项目落地艰难,影响项目推进。三是重点项目质量安全监管压力大。交通项目专业技术人员和项目管理人员严重不足,且专业素质较低,项目质量安全管理存在较大风险,与当前交通发展的需要极不适应。四是项目招投标监管难。采取摇号确定施工企业的项目,存在没有公路工程建设资质的企业参与摇号的情况,项目业主无法控制,行业主管部门无法监管,难以选择有实力的施工企业。


第二章 发展形势与需求预测

第一节发展形势

1、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要求巫溪交通加快构建多向对外大通道,主动融入大交通。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的重大国家战略,是重庆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市委、市政府《关于印发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十项重点工作的通知》中,要求编制实施7大专项行动方案,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七大任务之首。巫溪交通要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战略机遇,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同心合力办好合作的事,抓紧谋划一批引领性、带动性和标志性的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加快构建多向出巫大通道,主动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家大战略、大通道,建设渝陕鄂门户综合交通枢纽,不断提升巫溪辐射带动渝陕鄂周边区县的能力。

2、推进“一区两群”协调发展,要求巫溪交通强化区域互联互通,充分发挥重要节点作用。

推进“一区两群”协调发展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部署,是重庆提升国家中心城市整体竞争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更好发挥“三个作用”的路径选择。市委市政府赋予巫溪“长江三峡国际旅游黄金带重要节点和渝陕鄂合作门户”新定位和敏尔书记率队调研巫溪指示和在渝东北四县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要求巫溪强化要素资源配置,吸引人口产业集聚。巫溪交通要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加快推动区域交通互联互通、直连直通,强化巫溪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3、立足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建设,服务渝陕鄂周边、要求巫溪全面建设渝陕鄂综合交通枢纽。

巫溪是长江三峡国际旅游黄金带重要节点和渝陕鄂合作门户,秦巴山区商贸物流基地,我市重要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基地和避暑休闲基地。以打造渝陕鄂门户综合交通枢纽为契机,充分发挥门户集聚和辐射作用,结合铁路、公路、民航等交通方式,科学布局,依托郑万高铁巫溪支线建设契机,高标准谋划渝陕鄂门户综合交通枢纽,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立体互联、无缝换乘。同时,紧扣城市提升和乡村振兴两大基本面,加快构建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强化交通与产业、城镇、旅游等融合发展,努力建设人民满意交通,创造高品质生活,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综合交通提质增效,要求巫溪交通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交通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期,随着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推进,以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将广泛而深入的渗透到交通发展各个方面,交通运输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将层出不穷,交通发展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由追求速度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由各种交通方式相对独立发展向更加注重一体化融合发展转变,由依靠传统要素驱动向更加注重创新驱动转变,创新交通治理体系,有力推动新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智慧交通、绿色交通,积极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有力推动巫溪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

第二节十四五阶段特征

设施完善的交汇期。当前,巫溪交通运输骨架网络初步形成,但仍存在高铁通道缺失、高速公路进出城通道单一,对外交通大动脉有待完善,干线公路技术等级不高等突出问题。“十四五”期,巫溪交通将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等战略机遇,进一步围绕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构建对外通道,畅通内部循环,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提高交通互联互通水平。

协调发展的融合期。当前,巫溪正大力推进渝陕鄂门户交通枢纽建设。“十四五”期,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形成新格局是“一区两群”发展的重点。巫溪交通将立足渝陕鄂门户枢纽建设、“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坚持一体化规划、协同性建设,统筹交通与产业、城镇、旅游的融合,统筹交通在区域间、城乡间的融合,形成中心城市带动、功能板块联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精细管理的提质期。当前,巫溪正大力发展智慧交通,依托四好农村路监管平台,推动交通精细化管理。“十四五”期,随着交通运输新技术、新业态、新基建的不断发展,交通智能化、数字化要求更高,要求交通行业转变管理方式,更多依托新技术、大数据提升行业管理的效率。

行业改革的深化期。当前,巫溪交通已完成新一轮机构改革,各项行政事权有序落实。“十四五”期,随着中央事权划分、职能下放,事业单位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实施,交通项目实施程序、职能职责需进一步深化,要求加快完善运行机制,构建高效、科学的建设平台、管理机构。

第二节需求预测

1、客运需求预测

1)总量预测

从客运需求总量来看,客运需求总量增长曲线与城镇化发展过程曲线类似。在城镇化初期阶段,客运需求具有总量水平和增长率“双低”特征,在城镇化中期阶段同时也是快速城镇化阶段,客运需求总量水平和增长率具有“双高”特征;在城镇化后期,则呈现出“总量高、增速低”的特征。

本次预测根据近五年巫溪县营业性旅客运输量,运用多种函数拟合方法分别预测2025年巫溪县营业性旅客运输总量,计算平均值得到2025年客运总量为316万人/年,年均增长率在0.5%左右。

2-12025年客运需求总量预测结果

序号

类型

客运量(万人/年)

1

线性函数

-

2

多项式函数

349

3

冥函数

315

4

指数函数

284

5

平均值

316

2)总体结构预测

近年来巫溪县营业性客运市场,公路是区域客运市场的绝对主力。

“十四五”期间,巫溪县高速公路、铁路将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郑万高铁巫溪支线预计2024年建成通车,巫镇高速预计2023年建成通车,两巫高速、巫云开高速预计2024年建成通车。结合未来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参考历年不同方式客运需求结构,分别对公路、铁路需求采用线性函数、多项式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等多种函数拟合方法预测各种运输方式需求结构如表2-2

2-22025年客运方式结构

年度

客运量及占比

公路

铁路

合计

2025

客运量(万人)

236

80

316

占比

74.6%

25.4%

100%

3)分通道预测

内外出行比例

根据巫溪的规划,提出构建五大对外通道,即巫陕通道、巫川通道、巫渝通道、巫湘通道、巫鄂通道。

根据巫溪县营业性客运量的组成,参照2019年全市班线客运的统计推算,区内比例约为53.8%

2-32025年巫溪县客运出行对内对外客运量

年度

2020

客运量(万人/年)

比例(%

对内出行

170

53.8

对外出行

146

46.2

合计

316

100

对外通道需求分布

随着全市、巫溪“十四五”规划的实施,双城经济圈的发展,巫溪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区域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各通道对外交通需求进一步增强。参考现状各对外通道客运比例,结合对外通道各区域人口、经济发展,预测2025年各对外通道比例如表2-4所示。

2-42020年重庆市对外通道客运量预测

通道

2025

客运量(万人)

比例

巫陕

46

14.60%

巫川

85

26.80%

巫渝

97

30.70%

巫湘

27

8.60%

巫鄂

61

19.30%

合计

316

100.0%

2、货运需求预测

1)总量预测

货物运输需求分阶段有不同特点,工业化进程可以分为1.02.03.04.0阶段,对应的运输发展也可以分为运输化1.0阶段、运输化2.0阶段、运输化3.0阶段。十四五期间,巫溪县是从工业2.0阶段向工业3.0阶段的过渡期,运输量增速较前一阶段有所下降,运输量处于运输化2.0”阶段。

增长率法、弹性系数法预测的需求总量分别为394万吨/年、281万吨/年。由于两种方法预测差异较小,则本项目将增长率法与弹性系数法预测出来的巫溪县2025年货运需求总量进行取平均,得出巫溪县2025年货运需求总量的推荐值(341万吨/年)和最终平均增长率(1.1%),如表2-5所示。

2-52025年巫溪县货运总量预测推荐值

货运总量预测值

2025

增长率法(万吨)

394

弹性系数法(万吨)

281

货运总量推荐值

绝对量(万吨)

341

最终平均增长率(%

1.1

2)总体结构预测

通过全市2015-2019年货运方式构成(见表2-6)可以看出,在全市2015-2019年的货运方式构成中,公路货运为货运主要承担者,水路和铁路货运为次要承担者。

2-62015~2019年全市货运总体结构

指标

单位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合计

货运量

万吨

5007

5137

5587

6280

6416

公路

货运量

万吨

4781

4913

5312

5991

6116

占比

%

95.5

95.6

95.1

95.4

95.3

水路

货运量

万吨

170.3

187

198.5

190.57

196.1

占比

%

3.4

3.6

3.6

3.0

3.1

铁路

货运量

万吨

56.1846

37

77

98

104

占比

%

1.1

0.7

1.4

1.6

1.6

通过对全市2015-2019年各货运方式货运占比的分析可知,2015-2019年铁路货运、公路货运的平均占比分别为1.3%95.4%2015-2019年铁路货运、公路货运平均增速为26.4%6.4%十四五期,在铁路货运方面,铁路货运的占比将增大。在公路货运方面,由于公路货运单次运量小、运价高等特征,因此其在十四五期的占比将有所下降。

综上,将巫溪县 十四五时期铁路货运、公路货运的占比确定为5.6%94.4%,如表2-7所示。

2-7巫溪县不同时期不同货运方式占比

货运方式

不同时期货运占比

铁路

公路

十四五时期占比(%

5.6

94.4

基于上述占比取值,对巫溪县2025年不同货运方式的货运量进行预测,结果见表2-8

2-82025年巫溪县总体货运需求结构

货运量及比例

2025

铁路

公路

合计

货运量(万吨)

19

322

341

比例(%

5.6

94.4

100

十四五增速(%

10.5

1.2

2.03

3)对外需求分布预测

对内对外货运需求比例预测

根据巫溪县货运量的组成,铁路全部为对外货运,公路对内对外的比例,参照高速公路货车流量分布,对外货运约为31%。预测2025年对外的货运量约为106万吨。

2-92025年巫溪县货运出行对内对外货运量

年度

2025

货运量(万吨)

比例(%

对内出行

106

31

对外出行

235

69

合计

341

100

对外货运通道需求分布

此部分预测采用与对外客运通道需求分布预测相同的对外通道划分。通过货运需求总量预测研究发现,货运量与区域GDP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故提出如下对外货运通道需求量分布预测思路:

首先,确定巫溪县五大对外通道联系的城市或省份,明确个数。

2-10巫溪五大对外货运通道的主要连接城市及省份

通道名称

主要连接的区域或城市

个数(个)

巫陕

城口、安康等

8

巫川

开州、达州、巴中、南充等、

12

巫渝

奉节你、万州、梁平、垫江等

9

巫湘

利川、恩施、张家界等

5

巫鄂

宜昌、十堰、襄阳等

5

合计

39

其次,根据五大通道上各主要连接城市或省份2019年的GDP总值,基于增长系数法预测出每条通道上2025年所主要连接区域GDP总值占五条通道上39个连接城市或省份GDP总和的比例(见表2-11)。

2-112025年巫溪五大对外货运通道主要连接城市GDP占比

通道名称

各对外货运通道主要连接城市GDP占比

2019

2025

巫陕

10.50%

11.30%

巫川

22.70%

23.20%

巫渝

35.80%

36.10%

巫湘

13.90%

20.10%

巫鄂

17.10%

9.30%

合计

100.0%

100.0%

然后,参考每条通道连接区域GDP总值比例的变化量,结合巫溪与每条通道连接区域的发展联系、区位运距等影响因素,定性得出随着巫溪对外通道的不断提升与完善,货运将逐步突破传统的重庆区域、华东经济带,向更远更广地区辐射,即十四五期间巫溪与主城、四川(尤其是成都地区)、华东、华南等地区的货运联系将逐步增强。

最后,采用上述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预测出巫溪县2025年五条对外货运通道的比例及需求量。

2-122025年巫溪对外通道货运比例及运量

货运通道

2020

货运量(万吨)

比例

巫陕

32

9.30%

巫川

86

25.20%

巫渝

129

38.10%

巫湘

55

16.10%

巫鄂

39

11.30%

合计

341

100.0%


第三章 十四五发展思路

第一节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和发挥“三个作用”要求,深刻领会陈敏尔书记率队调研巫溪指示和在渝东北四县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1336工作思路和1234工作目标,以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加快构建巫溪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打造长江三峡国际旅游黄金带重要节点和渝陕鄂合作门户,切实发挥好交通运输支撑服务和先行引领作用。

第二节基本原则

1、坚持“大交通”一体化发展原则。顺应“大交通”体制,加强铁路、高速公路、港口和通用航空综合通道建设,着力优化交通网络,积极推进普通国省道和重要产业公路升级改造,提升交通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重点加强以公路、铁路为主导的综合客运枢纽、现代物流园区建设,完善与之配套的集疏运系统,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高效衔接和转换,实现一体化发展。

2、坚持科学规划协同发展原则。交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先导性、基础性服务行业,要加强与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规划、产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紧密衔接,强化交通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支撑引导功能,同时要坚持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加强交通枢纽站场和连接线建设,注重城市交通、区域交通和城乡交通之间的紧密衔接,促进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有机结合。

3、坚持生态绿色交通发展原则。按照当前可承受、未来可持续的理念,加快交通发展。在发展方式上,既要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又要加强衔接,构建综合运输体系;在发展速度上,既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当前和长远的需求,又要考虑资金保障能力,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在发展质量上,既要满足交通通行的要求,又要考虑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手段,减少对生态环境破坏。

4、坚持惠及民生发展原则。在城市,坚持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合理新增公交运力、优化公交线网,拓展公交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合理投放出租车运力,大力提升城市居民出行的便捷性、安全性、舒适性和高效性。在农村,把农村公路建设、农村客运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实现路通、车通,并积极发展农村物流。

5、坚持安全发展原则。坚持不懈地提升交通运输安全发展水平,坚决守住安全生产这条红线。要认真做好公路运输、水路运输以及未来的航空、铁路等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充分保障质量安全,狠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施工管理和质量管理,确保不出现重大施工事故和豆腐渣工程;遵守纪律,讲规矩,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确保干部职工队伍清正廉洁。

第三节发展目标

到2025年,立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一区两群建设,加快构建形成渝陕鄂合作门户,全力推动铁公水空“四网”一体化发展,加速形成规模超前、衔接顺畅、便捷高效、安全可靠、智慧绿色的立体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全力打造“1小时巫溪”、“2小时周边”交通圈,基本建成由“四高一铁一空一水[1]构成的渝陕鄂门户综合交通枢纽,为打造秦巴山区商贸物流基地,我市重要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基地和避暑休闲基地,打下坚实的交通基础。

规模超前。加快推动郑万高铁巫溪支线建设,开工安张铁路。建成巫镇高速、两巫高速、巫云开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巫城高速、巫溪-金盆-利川高速公路;升级改造国省道300公里,重要连接线150公里,新建四好农村路400公里,有力助推乡村振兴。全面开展大宁河航道整治11公里,航道等级达到Ⅲ级标准。积极推进红池坝通用机场建设。

衔接顺畅。建设一批综合客运枢纽、物流枢纽、公交站场,改造乡镇农村客货服务站。综合客运枢纽内交通方式间,旅客平均换乘距离≦500米。多式联运无缝衔接,进港、进站铁路、公路集疏运体系更加完善。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加顺畅,与城市干道实现高等级公路100%连接。高速公路互通、综合客运枢纽、物流园区、3A级及以上景区实现100%高等级公路连接。

便捷高效。客运方面,公交站点500米半径覆盖率100%,公交车进场率达到60%,新增公交线路2-3条,试点性开通巫溪-镇坪跨省公交1条,开行3-5条旅游专线。建成“1个综合客运枢纽+1个长途汽车站+1个公交枢纽”的客运站场体系和“1个物流基地+4个物流中心”的物流园区格局。行政村通邮率达到100%。

安全可靠。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达到85%以上,普通省道三级及以上达到65%以上。公路特长隧道、特大桥梁动态监测覆盖率达到100%,高速公路、普通干线公路应急救援响应时间不超过1小时。城市公共交通与“两客一危”车辆、12吨以上普通货车GPS或北斗安装率100%。

智慧绿色。全面形成“1中心2系统”安全应急体系和大数据服务平台。普通国省道、县乡道、四好农村公路项目100%实现平台监管,枢纽站场视频监测覆盖率、重点运输车辆监测覆盖率达到100%。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耗能、技术落后、老旧的交通装备和设施,鼓励营运车船标准化、大型化、专业化发展,推广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和船舶,以及靠港船舶使用岸电等新技术。

到2050年,全面形成“九高六铁一空一水”对外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拥有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城乡区域交通协调发展达到新高度,智慧绿色安全交通水平显著提升,实现交通供需能力精准匹配、服务品质一流、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构建人民满意、保障有力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全面建成渝陕鄂门户综合交通枢纽


第四章 重点任务

第一节建设联通区域、辐射周边的对外运输大通道

1、优化布局五大对外运输通道

统筹铁公水空多种运输方式,加强公铁联动、公水联动、铁水联动,优化整合县内铁路、高速公路等对外运输交通方式,布局形成多路径、多方式的“巫陕通道、巫川通道、巫渝通道、巫湘通道、巫鄂通道”五大对外运输通道,充分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对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实现巫溪作为渝陕鄂门户综合交通枢纽、秦巴山区商贸物流基地,以及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基地和避暑休闲基地与周边省市的互联互通。

——巫陕通道。主要路径是巫溪—安康—西安。巫溪境内主要依托安张铁路、郑万高铁巫溪支线北延伸线、巫镇高速构成,是巫溪向北直达陕西,建立渝陕鄂门户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对外通道。

——巫川通道。主要路径是巫溪—城口—川东北。巫溪境内主要依托兴巫开宣高铁、巫城高铁、巫城高速、巫溪尖山至平昌高速构成,是巫溪东西向联结川东北,进而向西联系成都城市群的综合运输大通道,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交通走廊。

——巫渝通道。主要路径是巫溪—万州—重庆主城。巫溪境内主要依托郑万高铁巫溪支线、巫云开高速、巫奉高速构成,是巫溪西南向通过万州联系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以及重庆主城都市区的重要综合运输大通道,承接主城产业转移、吸引主城旅游消费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巫湘通道。主要路径是巫溪—张家界—怀化。巫溪境内主要依托安张铁路、两巫高速、巫溪金盆至利川高速构成,该通道有利于加强巫溪与湘西广大地区的联系,是促进沿线旅游资源开发和经济产业联动发展的重要交通走廊。

——巫鄂通道。主要路径是巫溪—宜昌—武汉。巫溪境内主要依托巫十铁路、巫神旅游铁路、兴巫开宣高铁、巫溪至十堰高速构成,是巫溪东向联系湖北省,实现巫溪与武汉城市群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对外综合交通网络。

2、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加快推进铁路、高速公路、水路以及航空等对外运输通道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的建设进度,积极构建“一空六铁八高”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努力争取一些重大项目能在“十四五”取得实质性进展。

(1)铁路:积极谋划“3高3干”铁路交通网。

图4-1铁路网布局图

——全力推进郑万高铁巫溪支线建设。线路走向为奉节—巫溪,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该项目已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2019年开工建设,预计2024年建成通车。

——力争开工建设安张铁路。线路走向为安康—城口—巫溪—张家界,设计时速160—200公里/小时,该项目已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积极协调项目沿线地区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力争2024开工建设,预计2028年建成通车。

——力争开工建设巫城高铁。线路走向为巫溪—城口,在城口境内接渝西高铁,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通过该项目,可将郑万高铁和渝西高铁进行串联,在渝东北形成高铁环线。“十四五”期需积极开展项目前期工作,力争“十四五”期末开工建设。

——积极开展巫十铁路前期工作。线路走向为巫溪—竹山—十堰,设计时速160—200公里/小时,该项目已纳入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十四五”期重点开展项目前期工可论证和设计工作,为“十五五”项目开工建设做准备。

——积极开展巫神旅游铁路前期工作。线路走向为巫溪—神龙架,项目定位为旅游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时速160—200公里/小时,该项目已纳入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十四五”期重点开展项目前期工可论证和设计工作,为“十五五”项目开工建设做准备。

——尽快开展兴巫开宣高铁前期工作。线路走向为湖北兴山—巫溪—开州—四川宣汉,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该项目为规划新增项目,本项目为贯通湖北西北、重庆东北、四川东北区域的一条客流大通道。“十四五”需积极开展项目前期论证研究工作,力争纳入上级规划。

——着力推进巫溪综合客运枢纽建设。依托郑万高铁巫溪支线巫溪高铁站,新建综合换乘客运枢纽,兼具长途及班线客运、公交枢纽、社会停车等多种功能,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规划2021年开工建设,2025年建成。

(2)高速公路:规划布局“一环八射”高速公路网

在已有巫奉高速公路基础上,规划新建八条高速公路,形成“一环八射”高速公路布局网络。其中一环为:巫镇高速巫溪县城至大河段,巫城高速大河至中梁段,菱角至长桂至中梁高速、巫云开高速菱角至巫溪县城段;八射为:巫奉高速、巫溪尖山至平昌高速、巫溪金盆至利川高速、巫云开高速、巫城高速、巫镇高速、巫溪至十堰高速、两巫高速。

图4-2 高速公路网布局图

——加快推进巫镇高速建设。线路走向为巫溪—陕西镇坪,境内里程49公里,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该项目已于2018年开工建设,预计2023年建成通车。

——加快推进两巫高速(巫溪-大昌段)建设。线路走向为巫溪—大昌—巫山,境内里程15公里,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该项目已于2019年开工建设,预计2024年建成通车。

——加快推进巫云开高速建设。线路走向为巫溪—云阳—开州,境内里程56公里,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该项目已于2019年开工建设,预计2024年建成通车。

——重点推进巫城高速建设。线路走向为巫溪—城口,境内里程59公里,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该项目规划于2024年开工建设,预计2027年建成通车。

——重点推进巫溪金盆至利川高速建设。线路走向为巫溪金盆—湖北利川,境内里程5公里,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该项目规划于2024年开工建设,预计2027年建成通车。

——加快推进巫溪尖山至平昌高速前期工作。线路走向为巫溪尖山—开州—四川平昌,境内里程35公里,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该项目为中长期高速公路规划项目,“十四五”期需做好项目工可论证和设计等前期工作,为“十五五”项目开工建设做准备。

——加快推进巫溪至十堰高速前期工作。线路走向为巫溪—竹山—十堰,境内里程15公里,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该项目为中长期高速公路规划项目,“十四五”期需做好项目工可论证和设计等前期工作,为“十六五”项目开工建设做准备。

——加快推进菱角至长桂至中梁高速前期工作。线路走向为菱角—长桂—中梁,为巫溪中部区域一条纵向联线高速,里程35公里,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该项目为中长期高速公路规划项目,“十四五”期需做好项目工可论证和设计等前期工作,争取纳入上位规划。

(3)水运:全面升级水上交通体系。

——全面推进航电枢纽码头建设。新建大宁河庙溪航电枢纽,总装机3.5万千瓦,规划2022年开工,2025年建成;新建马莲溪客货运码头,以旅游为主,码头年旅客吞吐量5万人次,规划2021年开工,2023年建成;新建花台旅游码头,以旅游为主,码头年旅客吞吐量2万人次,规划2022年开工,2025年建成。

——着力提升大宁河航道等级。实施大宁河航道整治工程,渠化大宁河航道11公里,航道等级达到Ⅲ级标准,规划2021年开工,2023年建成。

(4)航空:建成通用航空机场。

按照《重庆市通用航空布局规划》,加快建设巫溪红池坝通用机场,新建跑道长1400米、宽30米;新建停机坪长165米、宽50米;新建1500平方米机场综合楼,总占地约500亩,规划2022年开工建设,2024年建成,为发展低空旅游、应急救援等提供基础保障。

第二节建设城乡融合、互联互通的内部衔接网络

按照构建“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和实施“县际通二级、乡镇通三级、村村双车道、组组硬化路”的基本思路,推进城乡区域交通协调发展,内部交通网络互联互通,全面提升普通公路网络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1、加快构建完善的干线网

按照“补短板、提质量、促融合”的基本思路,加快推进县内干线公路网络提档升级,为巫溪“片区循环”、“乡镇组团”发展打下基础,全面提升干线公路网络对工业园区、旅游景区的支撑能力。

——重点推进普通国省道改造工程。以加强普通国省道“提质”改造为重点,结合旅游、产业等打造安全、高效、绿色、智慧、美丽的国省干线公路,着力提升国省干线公路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一是按二级公路标准,重点实施G541白鹿至鸡心岭31公里、G242白鹿至墨斗34公里等2个国道升级改造项目,国道升级改造总里程65公里;二是按照三级公路标准,加快推进S502徐家至乌龙28公里、S201西流溪至城口19公里、S301通城(张家垭子)至双阳21公里等7个省道升级改造项目,省道升级改造总里程232公里。三是实施国省道预防性养护50公里,实施灌缝处理400万余延米。

——加快推进县乡道及重要连接线改造工程。一是实施古路黄阳至奉节竹园、城厢九层楼至通城段、通城至花台、凤凰至塘坊、文峰汪家桥至奉节平安公路改建工程、天星至长桂等6个升级改造项目122公里。二是新建兰英至双阳四级公路10公里。三是实施古路至塘坊(老双塘路)路面改造项目24公里。通过实施县乡道及重要连接线改造工程,全面提高巫溪人民出行的乘车舒适度、提升巫溪旅游形象。

2、加快建设广泛的基础网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交通建设项目尽量向进村入户倾斜”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农村公路,补齐农村交通供给短板,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发力,重点解决通硬化路、“畅返不畅”、窄路面拓宽、村级公路通达通畅、安保工程等问题,充分发挥农村公路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的支撑性作用,全面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快推进农村公路高质量发展。一是实施畅返不畅公路500公里,实施窄路拓宽450公里,畅通农村出行通道;二是实施进村入户道路通畅工程,建设里程400公里,打通毛细血管“最后一公里”,实现有条件的村民小组通畅率100%,改善农村公路服务水平。

——逐步完善公路安全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实施500公里生命安全防护工程,平均每年安排100公里计划;二是实施危桥病隧改造工程,实施危桥改造30座,病隧改造2座,渡改桥10座;三是10处现有地灾隐患点进行处置,其余做到发现一处,处置一处;四是建立应急救援站点,规划在文峰、上磺建立2处应急救援站点。五是实施公路绿化工程50公里,打造美丽公路走廊。

第三节建设品质一流、安全高效的运输服务体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舒适、经济高效的运输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出行新需求,共享交通运输发展新成果,实现“人悦其行,货优其流”。

1、加快构建便捷舒适的客运服务体系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便捷舒适、经济高效的运输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出行新需求,共享交通运输发展新成果。

1)加快形成1个综合客运枢纽+1个长途汽车站+1个公交枢纽综合交通枢纽站场体系。

——巫溪综合客运枢纽。依托郑万高铁巫溪支线高铁站新建综合客运枢纽,规划用地10万平米,新建具备长途及班线客运功能的一级公路客运站,同时新建公交枢纽站,打造铁路、公路无缝衔接的综合客运枢纽站。

——黄家湾长途汽车客运站。新建具备长途及班线客运功能的二级公路客运站,与城市公交相结合,规划用地5万平米,满足中长期城乡居民及旅游人口的客运需求。

——马镇坝公交枢纽站。升级扩容原马镇坝栖凤大桥桥西的巫溪客运中心站,升级后兼具城市公交换乘功能,升级后占地面积8000平米。

(2)加快形成“层次清晰、功能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

——优化线网布局和结构。按区域、分功能不断优化公交线网布局和结构,形成层次分明、干支结合、功能清晰的公交网络。积极主动与周边区县和陕西、湖北开展跨区域公共交通服务一体化建设,适时开行跨区域公交线路。

——提升公交管理水平。提高IC卡支付使用率,到2025年达到95%。公交安全服务质量考核、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并将其与财政补贴的发放挂钩、建立完善城市公交长效监督管理机制。

(3)加快形成“城乡统筹、高效衔接”的城乡客运体系。

——创新农村客运发展模式。推行农村客运片区化经营、循环运行、设置临时站点等方式组织运营。开行高铁站、综合客运枢纽旅游景区直达专线,推动运输服务与旅游产品的深度融合,实现班线客运与高铁等交通方式的错位发展、协同发展。

——完善农村客运体系,提升客运线网通达广度、深度。建立以城带乡、干支互补、以热补冷的资源配置机制,实现有条件的行政村通客车率100%。

——持续推进乡镇客运站后期建设。加快建设红池坝旅游客运中心站,满足红池坝景区和大官山景区日益增长的游客量需求,有序建设古路、文峰、尖山、徐家4个三级乡镇客运站。

2、加快构建高效畅通的货运物流体系

全力打造多式联运货运枢纽,促进铁公水多种交通方式高效衔接,支撑巫溪打造成为渝陕鄂区域物流枢纽,配套完善货运枢纽集疏运体系。创新发展城乡配送,推动交邮融合发展。

(1)加快构建“1个物流基地+4个物流中心”的物流园区格局

依托巫溪县特色效益农业项目,结合巫溪工业园区,建设赵家坝物流基地,规划占地面积10万平米,包含城市物流配送及大宗货运,推动巫溪建成渝陕鄂服务西部陆海新通道的物流枢纽;同时,为了打造多层次的物流服务网络,分别在花台、文峰、徐家、上磺建设物流中心。

(2)积极打造绿色高效的物流服务体系。

——强化邮政普遍服务。持续加快邮政基础设施建设,补充边远地区邮政网点,着力改善邮政投递服务“最后一公里”。探索因地制宜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切实发挥村邮站的服务功能、保障村邮站平稳运行,探索长效的运营机制。

——创新发展物流服务新模式。积极推广甩挂运输、无车承运人等现代化组织模式,鼓励运输企业规模化、联盟化发展。在有条件地区推广农村“货运班线”、客车货舱承接小件快运等服务模式。推进电商物流、冷链物流等专业化物流发展,完善大型物流园区的工商、税务、银行、保险、等商务配套服务,实现“一站式”服务。

——加快推进物流运输装备升级。引导公路货车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发展;加快水上运力结构调整,加大江海直达船型推广力度,提升物流运输效率,实现节能减排发展。

第四节建设创新驱动、节能环保的智慧绿色交通

贯彻将巫溪打造成为“秦巴山区商贸物流基地,我市重要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基地和避暑休闲基地”的发展定位,围绕交通行业管理、公众服务、安全管理等领域,以突出信息资源整合,业务系统建设和信息服务体系三方面为重点,加快推进智能交通建设。

1、加快智慧交通建设

——全面加强交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信息基础设施和新建交通基础设施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和同步使用。加强智能感知、信息发布等设施设备建设,实现对高速公路、普通公路、枢纽站场、港口、航道等交通基础设施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与安全预警。利用5G、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科技手段提升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安全防控及养护管理水平。

——持续推进运载工具智能化升级。实现常规公交、出租车、农村客运车辆、重型营运货车等运载装备的北斗卫星定位及运行状态监测。推广基于人工智能的监控报警终端等技术装备,实现对不安全驾驶行为、乘客危险行为、危险行李货物等自动识别和实时报警。鼓励智能运载工具应用推广,推进共享化、无人化、智能化的运输系统建设。

——提升运输服务智能化水平。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鼓励以市场为主体创新运输生产服务模式,培育开发更加多样化、个性化、跨界融合的出行服务产品。建设公交智能调度系统、综合监管平台和公交电子站牌,实现城区范围内公交车辆实时智能化调度,提升公交智能化服务水平。聚焦公众出行需求,建设全县公众出行信息服务平台,基于互联网、服务热线、交通广播、短信等渠道,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交通出行信息查询与发布服务。打造跨运输方式的客运联程系统,实现旅客出行一次购票、全程服务。

——深化数据资源“聚通用”。完成全县交通政务信息系统上云,提升集约化建设、应用水平。聚集行业各领域、各环节数据资源,推动数据融通,深化数据利用,提高数据安全管控,围绕行政执法、运行监管、生产调度、安全应急、决策分析、公共服务等领域建设一批信息资源统一、业务应用深入、信息服务便捷的大数据应用,为行业管理、决策和公共服务能力的持续提升提供支撑。

2、加快绿色建设交通

——建设生态绿色的交通设施。坚持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交通基础设施设计、建设、运营和养护全过程,持续推动建设“绿色公路”、“绿色航运”。以高速公路和国省道为依托,打造公路绿色景观走廊,推动建设“美丽公路”。

——推广绿色清洁的运输装备。继续推广纯电动客车、纯电动货车在交通运输装备中的应用,加快县内充电桩的布局规划建设。鼓励开展一批燃料电池货车示范运营,优化承担物流配送的城市新能源车辆的便利通行政策。

——强化资源集约利用。统筹利用综合运输通道线位资源和运输枢纽资源,严格岸线审批,探索岸线资源有偿使用,保障资源合理高效利用。积极发展交通行业循环经济,大力推广路面材料再生利用、船舶油污水处理等技术。

第五节建设改革引领、规范有序的现代治理体系

1、持续推进重大领域改革

——深化综合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完善跨区域跨部门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协调机制,加强与渝东北、渝东南地区周边区县的对接联系,共同解决区域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运输服务一体化、信息资源共享共建等问题。

——深化综合执法改革。将工程质量监督纳入综合执法,规范机构设置和执法事项,理顺执法层级,强化执法保障,健全协作机制,形成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监管有力、服务优质的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体制。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落实交通运输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完善PPP、BOT等多种模式,探索实行建设期资本金补助、运营期亏损补贴等引资政策,优化财务结构、降低投资风险,加大招商力度、做好后续服务,努力吸引更多社会资金投资交通。同时,加强债务管控,降低债务风险。

——深化市场化改革。加大放管服力度,推行行业审批就近办”“网上办”“马上办”“一次办,继续开展信用交通市创建,大力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持续深化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广县、乡、村三级路长制,各级路长负责相应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建立“精干高效、专兼结合、以专为主”的管理体系。强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保障,用于农村公路日常养护的总额不得低于县道每年每公里10000元,乡道每年每公里50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3000元,并建立与养护成本变化等因素相关联的动态调整机制。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有序推进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逐步建立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的养护生产组织模式。引导符合市场属性的事业单位转制为现代企业,鼓励将干线公路建设养护与农村公路捆绑招标。鼓励通过签订长期养护合同、招投标约定等方式,引导专业养护企业加大投入,提高养护机械化水平。完善路政管理指导体系,建立县有路政员、乡有监管员、村有护路员的路产路权保护队伍。

2、加强交通文明建设

加强交通文化和廉政建设,构建交通行业核心价值体系,提高交通干部职工队伍素质,提高交通公共服务能力,为加快综合交通发展提供思想保障、精神动力、文化条件和舆论支持。

(1)加强人才培养:加快形成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交通行业整体素质。

——培养高技能人才队伍。大力宣传各类人才的先进事迹,营造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的氛围。鼓励在职人员提高学历层次,积极参加交通方面的业务知识培训,加强培养复合型人才。完善《交通行业从业人员数据库系统》,加强人才管理。力争将交通部门组织职工参加培训情况、桥梁养护工程师制度执行情况等纳入考核体系。

——培养与引进并举,加大高层次人才建设力度。每年有计划地选送一些优秀的、有发展潜力的在职人员攻读事业发展所需专业的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位)。针对未来铁路、通用航空的发展,积极引进复合型、交叉学科人才。到“十四五”期末,全县交通行业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型人才总量的比例要达到30%以上,其中技师和高级技师达到技术工人总量的5%,高级工达到25%。

(2)加强行业文化建设:构建巫溪县交通行业核心价值体系。

——行业文化建设。深入开展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示范窗口的创建活动,力争推出2至3个在全县有重大影响的先进典型。坚持以人为本,解决职工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高度重视交通文化宣传工作,重点实施文化理念认同工程、文化体系构建工程、文化建设示范工程、文化品位提升工程,进一步打造健康向上的交通文化。

——交通廉政建设。以提高干部的反腐倡廉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为目标,以交通文化为引领,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廉政文化活动,营造尊廉崇廉氛围,努力建设具有巫溪交通特色的廉政文化,推动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面深入开展。

第五章 实施效果及资金筹措

第一节实施效果评价

到“十四五”期末,巫溪县全面建成渝陕鄂门户综合交通枢纽,为打造秦巴山区商贸物流基地,我市重要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基地和避暑休闲基地,打下坚实的交通基础。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完善,综合运输服务品质明显提高,现代交通治理能力显著提升,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交通对经济产业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1、对外运输通道实现跨越式发展

规划实施后,巫溪将形成“巫陕通道、巫川通道、巫渝通道、巫湘通道、巫鄂通道”五大对外运输通道,紧密联系川、陕、鄂、湘等周边省份,深度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一区两群等国家及市级重点战略。全面实现“123”目标,即“1小时重庆、宜昌,2小时成都、武汉、郑州、西安,3小时昆明、贵阳目标。

2、内部交通网络实现互联互通

规划实施后,县内干线公路网络全面形成,普通干线公路全部达到三级及以上标准,干线公路对乡镇、产业园区、旅游景点的覆盖率达到100%,公路客货运输效率显著提升。实现“乡镇通三级、村村双车道、组组硬化路”的目标。

3、城乡统筹发展水平大幅提高

规划实施后,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30%,城市建成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依托综合客运枢纽和城市公交站场设施,实现长途交通与城市交通“零换乘”。民生工程建设得到全面落实,村民小组通畅率达到100%,农村地区出行条件明显改善,有效解决农村地区乘车难、运输难问题。

4、全面实现绿色、智能、安全发展

规划实施后,全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节能环保新技术广泛使用,新能源运输装备大力推广。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广泛运用,交通运输管理效能显著提升。安全应急体系更加完善,应急管理和救援能力明显提升。

第二节资金需求及筹措

1、资金需求

根据“十四五”交通建设重点项目实施计划,分类统计各类项目资金需求如下表所示。“十四五”期,巫溪交通建设项目资金需求约354亿元。

巫溪“十四五”交通项目建设资金需求一览表

项目大类

项目小类

投资(亿元)

公路线网

高速公路

203

普通国省道

33

重要连接道

11

农村公路

14

小计

260

枢纽站场

客运站场

3

货运站场

1

小计

4

铁路

铁路线网建设

79

水运

港区作业区、码头

3

航空

通用航空机场建设

5

信息化

交通应急调度监测中心、公交智能化出行服务系统等

1

安全管理

安防工程、危桥病隧改造、地灾处置等

2

合计

354

2、资金筹措

巫溪“十四五”交通建设资金需求量大,为确保综合交通规划得以顺利实施,可多渠道筹措资金,拓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一是积极将铁路、水运、航空、高速公路重大项目纳入国家和市级规划争取上级补助资金;二是用好“十四五”普通公路交通运输部政策,及早梳理普通公路项目,尽可能多的挤进市级“十四五”普通公路盘子(目前交通运输部政策初步思路在普通国道方面是“十四五”普通国道标准在“十三五”基础上提高30%,二级公路升级改造800万元/公里,一级公路升级改造1600万元/公里;地方公路不再实施项目库管理,转变为交通运输部切块下达补助资金、各省自主分类安排任务、年度完成进度考核方式管理);三是县政府通过政府融资,加强新改建公路两侧和枢纽站场周边的土地储备,用储备土地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担保贷款,或将储备土地通过招、拍、挂获得土地增值收益用于公路建设;四是引入社会资本,破解地方投资困局,加大项目策划和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包装储备一批中长期交通项目,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吸引更多有实力的投资者参与巫溪交通建设发展;五是增强地方财政配套能力,设立交通建设基金,专项用于交通项目建设和融资。

根据各类型项目资金政策分析,测算巫溪“十四五”期间可争取部市补助资金147亿元,需地方自筹资金207亿元,如下表所示。

巫溪“十四五”交通项目建设资金筹措一览表

项目大类

项目小类

总投资

(亿元)

部市补助

(亿元)

地方自筹(亿元)

公路线网

高速公路

203

27

176

普通国省道

33

21

12

重要连接道

11

4

7

农村公路

14

6

8

小计

260

58

203

枢纽站场

客运站场

3

1

2

货运站场

1

0.5

0.5

小计

4

1.5

2.5

铁路

铁路线网建设

79

79

水运

港区作业区、码头

3

3

航空

通用航空机场建设

5

5

信息化

交通应急调度监测中心、公交智能化出行服务系统等

1

0.2

0.8

安全管理

安防工程、危桥病隧改造、地灾处置等

2

0.5

1.5

合计

354

147

207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环境影响分析

——生态影响分析。规划港区码头建设以及铁路、公路跨河桥梁工程将对水域生态系统产生一定不良影响,工程完工后随着泥沙的淤积,这种影响将逐步消失。交通发展会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如噪声污染、大气污染、占地拆迁等。规划中铁路、公路等项目为线性工程,容易对生态功能区造成分割,影响部分区域的生态完整性,对线路范围内的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路基宽度有限,相对于重要生态功能区来说,对其生态功能影响较小,不会造成区域生态功能的整体退化。

——主要生态敏感区影响分析。部分公路由于历史原因,临近自然保护区保护范围,应当采取措施尽量减轻工程施工对自然保护区内保护动物及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影响。对于穿越风景名胜区的建设项目,可能造成风景名胜区旅游景观的破坏,使得区域景观在空间上不再连续,出现破碎和分割。对于临近风景名胜区的铁路、公路项目,其建设对其核心景区的影响较小,项目建设将促进风景名胜区旅游业的发展。因此,在规划实施过程中,应重视交通项目的选址选线,尽量避让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涉及风景名胜区的道路应该符合景区规划,应当经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审核后,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在保障景区质量的基础上,合理布设项目线路,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对于穿越景区规划区范围的铁路、公路等交通建设项目,实施中可能造成原有的自然景观被分割为多个板块,影响生态系统完整性。对于临近红池坝景区的铁路、公路等项目,对景区的植被影响较小,未对景观造成切割影响。因此,本次规划实施中应尽量避让景区植被良好的中心区域,在不得不穿越景区范围时,尽量沿景区外围布线,减少对红池坝景区中心区域的扰动。施工期禁止向湿地范围排放生产废水,设置临时工程,避免造成森林公园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妨碍景区范围内动物的栖息和生存。

——水环境影响分析。本次规划中包含水运项目、通用机场项目和枢纽场站项目,项目主要是房建工程挖方可能对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由于项目房建挖方深度较浅,一般只是对表层的潜水产生影响,对深层的承压水不会造成污染,房建工程的占地范围有限,污染物质较简单,通过土壤的过滤作用,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较小。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十四五”综合交通规划实施后,各种运输方式仍会对环境空气造成影响。如公路行驶车辆尾气,港口装卸产生粉尘、油品运输和装卸产生的油气,飞机、船舶烟气,枢纽站场汽车尾气、装卸粉尘等。均采用清洁能源、安装油烟净化装置等措施控制,其影响很小。

——声环境影响分析。铁路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噪声主要是牵引动力噪声、轮轨噪声和空气动力性噪声,对沿线的居民点、村庄、学校、医院的声环境造成影响。公路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噪声主要由动力噪声和轮胎噪声两部分构成水运项目对营运期产生的噪声主要是船舶运行噪声包括发动机噪声和鸣笛噪声及港口码头运行的生产设备噪声。

第二节环境影响对策

——生态环境方面。公路、铁路对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水域生态系统、农业复合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村镇生态系统分别采取生态恢复、挡土墙路堤、桥梁穿越、占补平衡补偿等措施、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水运项目采用鱼类增殖放流、鱼类其他恢复补偿措施。

——水环境方面。公路服务区、收费站等沿线设施产生的生活污水,若其附近有城市污水管网,则经生化池处理后就近接入管网,送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处理或处理达标后回用于沿线绿化,不外排。舱底油污水送船舶污水接收船或岸上的油污水接收单位接收处理。正常工况下工程对地下水影响较小,在风险事故状态下及时采取封闭、截流等保护措施。

——环境空气方面。沿线服务设施及枢纽站场采用清洁能源,不得设置燃煤锅炉,对沿线设施的餐厅加装油烟净化装置。公路运营期间,加强道路管理和路面养护,保持道路良好运营状态,并加强绿洲路段公路两侧的植树绿化。清洁生产技术主要包括浮顶罐储存技术(减少油罐呼吸损耗)、密闭装车回收油气技术、降温技术等措施。污染控制措施主要包括油类分类储存管理、喷淋降温等,并加强管理,做好设备维修与维护,防止跑冒滴漏,减少挥发性烃类气体。

——声环境方面。在铁路、公路建筑控制区以内应按有关规定限制建设新的敏感建筑物,特别是居民住宅建筑物等。在铁路、公路沿线附近的居民区、学校、医院等声环境敏感目标,当交通噪声对其有严重干扰时,应在相应的铁路、公路的路侧设置声屏障。水运项目:港口码头项目疏港道路设置减速带、限速标志和禁止鸣笛标志,控制运输车辆行驶速度,降低交通噪声。通用机场项目:对超标的敏感目标采取隔声措施,安装隔声窗,对代表性敏感点进行飞机噪声跟踪监测,并及时采取补救降噪措施。


第七章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规划实施过程中,县政府要加强领导、明确权责,重点抓好重大项目、重大工程、重大政策的落实。要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加强发改、交通、规划、环保、水利等部门的工作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格局。加大政策扶持和工作力度,为加快交通运输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确保完成各项目标和任务。

2、加强资金保障

在积极争取部市资金补助基础上,深化交通投融资改革,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政府主导、多元筹资、风险可控的资金保障和运行管理体制,加强县级资金、资源、资产的统筹和管理,发挥资金合力和放大效益。鼓励采用多元化市场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积极采取BOT+EPCBOT+政府补贴等PPP模式,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交通建设,强化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3、加强规划引领

由于交通运输部“十四五”期对地方公路的管理思路转变,不再实施项目库管理,转变为切块下达补助资金的方式。切块原则主要按照当量里程占80%(当量里程由省道*20%+县道*80%+乡道*50%+村道*20%构成,主要通过县乡道来服务乡镇通三级、行政村通双车道和组组通)、人口占15%、面积占5%作为参数给各个省市切块。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县乡道里程在路网中的权重是相当大的,而目前,特别是上一轮国省道调整之后现存的县乡道比例过低,路网也被切割得支离破碎,不能成网。因此,尽早开展县乡公路网规划是下一阶段的一个重点工作。

4、加强人才队伍保障

深入实施“人才强交”战略,以高层次人才及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为重点,加强优秀拔尖人才、急需紧缺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与培养。加强执法业务骨干队伍和执法管理队伍建设,努力实现执法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行业教育培训工作,积极推进教育培训工作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教育培训工作效能。

5、加强规划实施管理

建立规划动态调整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的跟踪分析,根据交通运输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调整规划和相关政策,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按照急需先建、稳慎推进原则,在切实防范政府债务风险的前提下,有序启动实施一批交通重点建设项目。探索优化项目前期工作流程,深化重大项目方案研究,与国土空间规划等同步对接,保障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用地需求。统筹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的关系,研究生态红线内开展交通基础设施活动的相关政策。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