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部门乡镇
乌龙乡:“集体经济+特色产业” 赋能乡村振兴
日期:2024-10-23

山川秀美,春华秋实。

金秋十月,乌龙乡产业欣欣向荣,百姓安居乐业。

乌龙乡位于巫溪县域北部,地处大巴山南麓、渝陕交界地带,辖区面积148平方公里,辖7个村1个社区,土地资源比较丰富,但随着大量青壮年进城定居或外出务工,土地撂荒严重,产业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滞后。

如何“破局”,找回土地资源优势,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乌龙乡试着在一步步变革中寻找答案。

近年来,乌龙乡党委政府统筹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扎实推动土地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已初步实现8个村(社区)的产业全覆盖,形成了“高山有药材、中山有烟叶、中低山有水果”的立体化产业布局。

集体经济带头发展

秋风起,瓜果香。

当前,正值乌龙乡鸳鸯村猕猴桃丰收季。近日,在该村猕猴桃种植基地,郁郁葱葱的绿叶掩映之下,挂满累累硕果,工人们正忙着挑拣采摘。

“村集体经营了170亩猕猴桃,农户一共经营了80亩。从种到收,乡、村两级统一提供技术服务。”鸳鸯村支部书记孟家权介绍,当地250亩猕猴桃分为两个批次种植,其中第一批的150亩于今年投产,预计上市2~3万斤。

除了猕猴桃,当地还发展了光伏和烤烟产业。

“今年烟叶比计划超产了6000斤,总收入有十三四万。”孟家权说,他家也是当地烤烟种植大户,发展了60亩地。该村烤烟在地面积共计555亩,其中240亩分别出租给了来自徐家、巫山的两家企业,租期五年,每年租金共6万元。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乌龙乡整合可利用的土地资源,除了农户自行经营的地块,其余由村集体联合成片带头发展产业,或配套所需生产厂房、仓储区、生活区等,打包成小型项目基地,通过招商引资,因地制宜发展一批特色种植业,在解决土地二次撂荒的问题的同时,助力集体经济增收。

“现阶段不少产业还在摸索中,主要由村集体领头,先行先试。其中,所有水果产业都跟集体经济挂钩,像黄桃、翠冠梨等基本都是集体经营。”乌龙乡农服中心主任秦辉介绍,政府主要在设施配套、销售运营等方面助力,通过加大项目资金支持,加强种植管护,改善基地道路,以及新建分选场、灌溉水池等。“今年,我们采取线下采摘、零售批发分销、与电商合作线上销售等销售方式,实现水果产业年度产值88.5万元。”

特色产业遍地开花

“拉枝的目的就是尽量让每一根树枝都晒得到太阳,这样才挂得住果子。”眼下,大溪村水田坝150亩翠冠梨进入冬管时期,工人们正在进行除草、施肥、拉枝等工作,秦辉手把手指导大家正确的拉枝方法。

“除了翠冠梨种植基地,我们村还通过‘联合社+公司+农户’的形式建有20亩苗圃,其中翠冠梨18亩、黄桃2亩,已具备移栽条件,在供应本地种植之余,可大量面向市场销售。”大溪村支部书记张永华介绍。

鸳鸯村、大溪村如今的面貌,只是该乡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乌龙乡,全乡的产业分布,按照海拔高度大致分为高山段(1500米以上)、中山段(海拔1000~1500米)和中低山段(1000米以下)。高山段主要发展中药材种植,以贝母、独活、党参为主。目前经营得最好的贝母,在地面积100余亩,年产值大约1500万。中山段主要发展烟叶,今年全乡发展烟叶近2300亩,预估产值在1000万左右。中低山段主要经营脆李、黄桃、翠冠梨、猕猴桃等精品水果,目前,仅脆李在地面积便达1400亩,收入50万元。

秦辉说,脆李分青脆李和红脆李,经过多年发展,产量稳定、产品品质好,几乎不零售,一上市就由重庆、贵州等地批发商收购一空。今年刚上市的黄桃,一经推出也受到不少消费者的喜爱,供不应求……”

产业增效百姓增收

“产业发展之初,我们就是想让老百姓看到实打实的效果,要在成功之后带领大家一起增收致富。”谈到发展产业的初衷,宁之源公司派驻鸳鸯村驻村第一书记彭勇说道。今年已经是他在该村服务的第四个年头,问起当地情况他如数家珍。

“一个公司保障了一个社的人务工。”近年来,该乡不断吸引外地企业入驻,持续撬动产业发展新引擎,带动农户务工增收。在高竹村海拔1600米以上的杉树坪,中药材企业前期投资近千万元发展贝母种植,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

凭借在地产业,乌龙乡每年创造的务工收入在600万元以上,提振了产业发展信心。

由于全乡常住人口仅两三千人,且绝大多数属于老妇幼,劳动能力较低,产业逐渐发展起来后本地开始出现用工荒,因此吸引了鱼鳞、徐家、白鹿等周边乡镇,乃至邻县的群众前来务工。

本地产业的良好前景,也促进了人才回流,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返回家乡,投身各项产业发展之中。

接下来,乌龙乡将重点围绕三类产业进行巩固提升。

乌龙乡党委书记刘威说,该乡将继续引进中药材企业,尤其扩大贝母种植规模,带动群众务工和小户参与种植,把高山段的中药材产业真正推动起来;把中山段的烟叶规模扩大200~300亩,通过集体整合资源,外包给企业,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对中低山段的水果产业,持续做好基建配套,计划于明年新建分选场8~10处共3000平方米,抗旱水池15口共3000立方米,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1座,占地1500平方米、储存量达500吨,以及打造乌龙水果展示销售中心和电商销售平台。

此外,该乡还将打造村(社区)本土人才队伍,把成熟的种植技术引进来,同时,提升各类产品的知名度,和拓宽销售渠道,持续打响“四季花果,水韵乌龙”品牌,不断推动农旅融合,让本地特色产品“走”出去,让更多人知晓乌龙,来到乌龙,感受乌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