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巫溪要闻
“扛起新使命 巫溪抓落实” 坚持生态优先 推动绿色发展 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贡献巫溪力量
日期:2024-09-01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张琼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举行“扛起新使命区县谈落实”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的第18场,我们邀请到巫溪县委书记李卫东先生出席,向大家介绍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贡献巫溪力量的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们关心的问题。

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还有巫溪县委副书记、县长王中先生,巫溪县委常委、县政府党组副书记、县政府新闻发言人唐江洪先生,巫溪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县委新闻发言人马丙合先生,他们也将回答记者和网友们关心的相关情况。下面有请李卫东先生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


县委书记李卫东

巫溪,以“巫”蕴灵,从字形看,“巫”字上面一横代表天、下面一横代表地、中间一竖代表贯通天地灵气,两边的“人”代表通达天地的执行者。全国以“巫”命名的城市只有2个,其中一个便是巫溪。早在旧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先民繁衍生息,根据上古三大奇书之一的《山海经》记载,巫咸在这里建立了“巫咸古国”,采集百药以济苍生,镌刻下深厚的“巫文化”印记,巫溪是三峡地区古人类和巫咸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巫溪,以“盐”闻名,有亚洲最早开发利用的天然盐泉,距今已有5600余年制盐史,尧舜时期便是“上古盐都”,直到民国时期仍是全国重要的盐产区,“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说的就是这里。同时,“盐”也对人类文明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巫溪,以“溪”养气,巫溪归来不看溪。巫溪境内有大小河流162条,是长江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后溪河常年保持Ⅰ类水质、可以直接饮用,水资源总量、地下水资源量全市第一,占全市年均水资源总量的近十分之一。

巫溪,以“山”塑形,绵延起伏的大巴山造就了巫溪独特的山形地貌,也孕育了丰富的生态自然资源,有野生植物7191种、脊椎动物373种、昆虫830种,被誉为“天然物种基因库”。您可以到中国南方最大的高山草甸红池坝,看“风吹草低见牛羊”,呼吸每立方厘米高达负氧离子3万个的新鲜空气;也可以走近“重庆第一高峰”阴条岭,探秘这片重庆最大的原始森林;您还可以踏上玻璃栈道,俯瞰平均深度1500余米的“亚洲第一深谷”兰英大峡谷,眺望峡谷对面24户村民用双手在绝壁上凿出的“兰英天路”。

近年来,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市委部署要求,咬定县党代会提出的“奋力实现新时代巫溪绿色崛起”总体目标,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我们着力构建具有巫溪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力推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努力让好山好水变成好风景、优良生态变成生产力。大力培育旅游第一支柱产业,A级景区增加到13个,“天地灵气·逍遥巫溪”已成为巫溪响亮的旅游标志和品牌,全县旅游人数、综合收入年均增速均保持在15%以上,近10万群众端上“旅游碗”、吃上“旅游饭”。全面融入全市“33618”制造业体系,推动巫溪烤鱼、巫溪老鹰茶、中药材精深加工集群发展,全市绿色食品加工、中药材加工、教育装备生产等“6大基地”正加快形成,巴绣、晚李、蜜柚、富锶蛋等一批具有巫溪辨识度的产品销往境外,“大宁河边吃烤鱼”已经成为广大游客喜爱的消费新体验。

我们着力建好“最美县城”,努力创造全县人民高品质生活,秉承“美得自然、建得从容、过得幸福”理念,按照“唤醒古城、激活新城、建设水城”的思路,全力打造“森林之城、宁静之城、灵动之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逐年上升,“城在园中、林在城中,推窗见绿、出门入景”成为市民的生活常态,网络上一首《恋恋小城》,唱出了巫溪的山川美景与风土人情,让这里成为了越来越多游客青睐的“打卡地”。我们还引入巴蜀中学、人和街小学等4所名校在巫溪设立分校,县人民医院成功晋升三级综合医院,公共服务质量持续提升。同时,我们坚持以城带乡,着力统筹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城乡基础设施越来越好,乡村面貌越来越好,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好。

我们着力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有力实现了高水平保护,全面划定、严格管控,生态红线保护面积占县域面积的一半以上。高水平建设“两岸青山·千里林带”,累计完成营造林超10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70.2%。创新开展“最美河段”建设,打造最美河岸线,加快消除农村黑臭水体,全县主要河流水质均达Ⅱ类水质标准及以上、优良水体比例为100%。

巫溪天地有灵气,我在巫溪等着您!真诚邀请大家常来巫溪走一走、看一看,赏红池美景、寻春申故里,游恋恋小城、吸天地灵气,品老鹰茶香、吃巫溪烤鱼!

奋力打造“最美县城”“恋恋小城”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提问】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巫溪是如何立足自身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功能定位,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县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


县委书记李卫东

咱们巫溪县城,很有特点,大宁河、柏杨河穿城而过,形成“两河夹一城”的格局,将县城天然划分为大宁古城、马镇坝新城、凤凰水城“三大组团”,巫溪是大巴山腹地一颗闪亮的明珠。近年来,我们坚持把县城作为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载体,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火车头”来推进,作为全域旅游的第一张名片来打造,作为“小县大城”的主战场来建设,推动“产城景”深度融合,使巫溪更加宜居、宜业、宜游,我们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荣誉称号,全域旅游第一张名片是越擦越亮、恋恋小城是越来越美。

大宁古城之美,美在历史悠久、气质典雅。大宁古城距今有1814年历史,是三峡库区唯一未被淹没的古县城。近年来,我们坚持在传承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升级改造漫滩路,全面展示巫溪特色文化元素,优化大宁古城景点线路,不断增强千年古城的吸引力和美誉度。在这里,我们可以沿着千年城墙漫步,去追寻历史变迁、沧海桑田;可以沿着河岸走一走盐茶古道,重温“一泉流白玉、万里走黄金”的繁华;可以坐在大宁河边歇歇凉,享受“轻风抚绿水、脚掌拨清波”的快乐;可以聚在一起喝夜啤吃烤鱼,品味“世界烤鱼、源味巫溪”的逍遥自在,让你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马镇坝新城之美,是美在活力四射、朝气蓬勃。潺潺流水穿城过,座座楼房错落开。一方面,依托好风景构筑好景观,以水园商城、逍遥广场、柏杨河水体公园等共同构成城市景观轴线,让好山好水融入市民生活,一步一景、处处皆景;另一方面,聚焦文化、教育、医疗、商业、交通等核心功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完善;引入碧桂园、海成等知名房企,居住品质显著提升;巫镇、巫云开等高速公路在这里交汇,群众出行更方便;全力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城市烟火气更浓厚。

凤凰水城之美,是美在水韵绵长、未来可期。这里是我们规划的城市新区,面积5.83平方公里。我们坚持“链水、织绿、筑景、兴产、营城”理念,依托穿城而过的2条河流,用好“水元素”,做足“水”文章,将凤凰之美、溪流之水与特色产业园区、城市功能配套、历史文化传承有机结合。未来,这里将成为一座城水融合、文旅融合、产城融合、数智融合的生态之城、宜居之城、现代化之城。

我们有信心,通过5到10年的努力,将县城打造成为一座文化底蕴深厚、气候景色宜人、产城景深度融合、宜居宜业宜游的“最美县城”“恋恋小城”!

全力把老鹰茶打造成为“重庆爆品”

【人民网记者提问】

我们关注到,近年来,巫溪县“将巫溪老鹰茶作为了‘一县一品’重庆爆品进行打造,请问具体是基于什么考虑,有何发展目标?


县委书记李卫东

巫溪老鹰茶,不是茶的养生茶!老鹰茶树,学名叫“毛豹皮樟”。为什么叫老鹰茶呢?因为它的种子特别坚硬,传说要被老鹰吃掉后,经过消化、软化排出,方可破壳发芽。就是种子要软化过后才能发芽。它的茶汤清澈明亮、入口有点微涩,但是随即回甜回甘、樟香浓烈、醇和爽口,具有奇异的“兰麝之香”,尤为神奇的是,即使在炎热夏季,隔夜也不会馊。在唐朝和明清时期老鹰茶是“贡茶”,是很金贵的。

巫溪老鹰茶有“4好”:

一是茶树资源好。巫溪降雨充沛、气温适宜,非常适合老鹰茶树生长繁衍。目前,全县有野生老鹰茶树100万株以上,其中百年以上的就有5000余棵,成片野生老鹰茶面积位居全市第一,我们是当之无愧的“中国老鹰茶之乡”。

二是茶叶功效好。《本草纲目》里面记载老鹰茶有“止咳、祛痰、平喘、消暑解渴”等功效,且无咖啡碱物质,不仅不影响睡眠,还帮助睡眠,这是我们大巴山地区老百姓的挚爱,有一句话叫“粗茶淡饭”,“粗茶淡饭”中的“粗茶”,指的便是老鹰茶。现如今在重庆,很多火锅店在熬制火锅底料的时候用老鹰茶代替大骨汤,特别是一些精品的高档的火锅店都是用的巫溪的老鹰茶来代替原来的大骨汤,其功效既解辣清火,又祛油除腻,可以说是“重庆最好的火锅伴侣”。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老鹰茶还具有清热解暑、消炎化疾、解酒护肝、降脂降糖、安神生津等功效,喝过的都说好!喝过了还想喝,喝过三次过后就不想喝其他的茶了。

三是发展基础好。去年以来,我们将老鹰茶作为“一县一品”“重庆爆品”来打造,也作为“一主两辅”主导产业来打造,举办“巫溪老鹰茶文旅消费节”,研发推出系列产品60多种,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今年更是在拥有“中国茶界奥斯卡”之称的“中茶杯”茶王赛上,荣获老鹰茶组“六星·特别金奖”“五星·金奖”等9个最高奖项,初步实现了“以茶促振兴、以茶护生态、以茶助增收”目标,为下步打造产业集群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是市场前景好。正因为我们的老鹰茶有这么好的资源、这么好的功效和发展基础,我们有信心,巫溪老鹰茶一定能领跑茶叶“新赛道”,到2030年,可实现“种植规模超20万亩、年产1万吨、全产业链综合年产值50亿元以上”,让咱们巫溪老鹰茶,真正成为具有“重庆辨识度、国际影响力”的茶叶产业新品牌。

奋力探索乡村振兴的“巫溪经验”

【新华社记者提问】 

近年来,巫溪在建设和美乡村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实践,效果也很明显,请介绍一下巫溪的相关经验做法?


县委副书记县长王中

乡村不仅承载着一代代人的乡愁,更是一片大有可为的广阔天地。巫溪作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我们把乡村作为干事创业的“大舞台”,深化运用“千万工程”,创新推进“和美家园”建设,因地制宜探索山区库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新路子。着力做好“三篇文章”。

第一是做好“人”的文章。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根本在于增强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我们创新“和美家园”建设,健全共建共享共管机制,发动群众参与乡村建设,激发“主人翁”意识,让他们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人;建立农户、乡村、企业和集体利益共同体,健全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拓宽增收渠道,让群众留下来,实现家门口增收致富。在我们通城镇的龙池村,全村户籍人口1855人,脱贫攻坚期间常住人口只有800余人,近两年通过乡村振兴,回流人口达600余人,如今村里发生可喜变化,欢迎大家去看一看。

二是做好“产业”文章。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这样群众增收才有保障,乡村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我们集中财力办大事,统筹各类资源资金,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老鹰茶等特色产业,让乡村特别是乡亲们的腰包“鼓起来”,村集体经济强起来。去年,全县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12.1%,75%的村集体收入超过10万元。比如,我们在尖山、朝阳等乡镇发展金花葵5000余亩,仅卖鲜花就可以带动群众亩均增收4000元以上,目前通过发展精深加工业,特别是提取黄酮每吨可以达600万元;我们还在兰英乡、文峰镇等高海拔地区发展太白贝母1500亩,这个是高附加值,高品质的药材,亩均纯收入三年可以达到80万元,这些产业附加值极高,产业链也很长,我们认为都是非常有潜力的朝阳产业。

三是做好“风貌”文章。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既要“面子”,也要“里子”。我们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持续改善美丽宜居乡村环境,让乡村成为人人向往的美丽家园。以红池坝镇为例,通过实施人居环境改造,实现农田变景观、民房变民宿、农区变景区,建成“红池云乡”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不仅让乡村面貌发生了千年蝶变,还让群众吃上了“生态饭、旅游饭”,我们初步统计了一下,今年暑期人气火爆,仅仅是红池坝镇就接待游客5万人次。近年来,我们相继成功打造1个国家级、3个市级和美乡村示范村,在此也热诚邀请大家去体验和感受。

奋力打造区域性教育和医疗服务中心

【记者提问】 

今年7月和8月我两次到巫溪采访,老百姓普遍感觉现在看病读书更方便了,请问发布人,接下来,县里在民生领域有哪些具体的安排,让群众生活更有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县委副书记、县长王中

民生是我们工作的落脚点,是我们工作的目的。我们坚持把群众增收作为惠民生的关键任务。不管怎么讲民生工作还要把群众的腰包鼓起来,这是我们的根本任务。我们千方百计稳定就业,通过发展本地产业、开发公益性岗位、鲁渝劳务协作、打造就业车间、组织外出务工等途径,年均提供就业岗位11.5万个以上;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持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健全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促进群众稳定增收。今年上半年,全县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成倍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6.8%,排全市第5位。

我们坚持把读好书、就好医作为暖民心的重要抓手。优质的教育医疗服务,既是重大民生关切,也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承载能力的有效举措。近年来,我们立足渝陕鄂边区优势,打造区域性教育和医疗服务中心。在教育方面,充分利用渝中区、重庆师范大学等帮扶力量,刚才李卫东书记做了介绍,在凤凰水城高标准规划建设三峡巴蜀中学、三峡人和街小学、重庆师范大学附中和附小4所名校,前几天已经开工,建成后可为渝陕鄂川毗邻地区提供将近1万个优质学位,不断提升教育影响力和区域辐射力。

在医疗服务方面,利用重医大附一院、市中医院、重庆骨科医院、鲁渝协作等帮扶资源,着力推进等级医院创建,县人民医院创成国家三级综合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创成二甲医院,到2025年将建成2所三级医院、3个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2个甲等基层医疗机构,让老百姓就近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我们通过持续实施这些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让群众有稳定的增收门路,有优质的就近的教育医疗服务,以此集聚人口、带动产业、促进发展,更好的服务人民,我们相信这样持续抓下去,巫溪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深入践行“两山论”务实走好“两化路”

【国际在线记者提问】

作为秦岭—大巴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源涵养重要区、三峡库区土壤保持重要区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请问巫溪如何走深走实“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路子,能介绍下相关情况吗?


县委副书记、县长王中

生态是巫溪最厚家底、最亮名片、最大优势。近年来,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深入践行“两山论”,务实走好“两化路”。

一方面,共抓“大保护”。巫溪拥有良好的生态资源,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071平方公里、占全县国土面积一半以上;林地面积5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0.2%。近年来,我们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累计投入资金超8亿元,加强生态修复和污染治理,全面落实林长制、营造林80万亩,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先后获评“重庆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中国气候宜居县”称号。

另一方面,拓宽“产业路”。我们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产业,让好生态变成好产品、卖出好价钱。比如,我们的红池坝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夏季平均气温仅17℃左右,森林草场总面积449平方公里,林草覆盖率98.5%,享有“天然氧吧”的美誉,是疗养保健理想之地。我们不断通过优化旅游康养业态布局,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旅游配套服务,持续举办高山休闲避暑音乐季、山地自行车赛,丰富露营、骑马、戏水等业态,让“凉资源”变成“热产业”,近3年接待游客300万人次、年均增长15%,而且带动全县旅游综合收入在去年超过60亿元。又比如,我们有西南地区最大的野生老鹰茶基地,通过比较试验,挖掘其抗氧化降血脂等功能,开发衍生产品,提升附加值,茶叶供不应求,鲜茶单价由2020年的每斤2元提升至今年的10元左右,实际上这部分的提升就给6000茶农稳定增收带来了收益,增加了他们的收入。得益于我们因地制宜做好“土特产”文章,全县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业蓬勃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县农业农产品特色加工产值增长97.2%、增速排全市第1。我们坚信,只要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路子,巫溪的绿水青山就可以变成金山银山!

奋力实现巫溪中药材产业全面振兴

【重庆日报记者提问】 

我了解到巫溪目前对于中药材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视,我想请问,巫溪未来在中药材产业发展方面准备走怎样的路径呢?


县委常委、县政府党组副书记、县政府新闻发言人唐江洪

巫溪的中药材的资源非常富集,我们利用中药材的历史也非常悠久,巫溪是真正的天然药库,在我们这里每一株药草都汲取了大自然的精华,是真正的天赐良药。

在中药材方面巫溪有4个优势:

首先是我们的中药材历史悠久。在我们境内有一座山叫宝源山,自古以来就被称之为“灵山”,相传上古神农氏曾在此“尝百草、采百药”。作为中国最早应用推广中药的地区之一,巫溪县在1958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药材生产红旗县”,1982年被商务部认定为“绿色出口基地县”。

其次是我们的中药材资源非常富集。巫溪素有“天然药海”之称,现有地产中药材2932种,占全市药用动植物总数的50.2%,同时常用中药材达到320种,是全国真正的天然的中药材药库之一。据县志记载,巫溪百年以上连续种植的中药材达50余种,其中,太白贝母、大宁党参、巫溪独活,已先后通过国家地理标志认定和种源认定。

然后是我们的中药材发展很迅速。中药材产业始终是我们县上重要的特色支柱产业,这些年来县委县政府着力推动了示范园区建设,加快精深加工企业的培育,同时我们建成了首个全国道地中药材的野生观测研究站,目前我们全县的中药材占地面积已经达到40万亩,药食同源的产品开发达到100个以上,产能突破1万余吨。特别是“大宁党参”成功注册地理商标,“巫溪独活”取得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太白贝母”“巫溪独活”被认定为重庆道地优势药材,黄蜀葵生产基地获评“中国富硒黄蜀葵生产示范基地”,2023年我县被授予“中国道地药材之乡”,应该说“巫医同源、道地药乡”品牌知名度、影响力正在不断的扩大和提升。

最后是我们的中药材前景很光明。我们抢抓国家“渝十味”中药材优势特色产业和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集群发展机遇,不断的培育种子种苗繁育基地、产品溯源系统及道地药材基因库建设,同时我们积极开发药食同源产品全力推动大健康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发展,力争用3年时间让全县中药材在地面积达50万亩以上、产值突破20个亿;再用15年时间实现产值达到100亿元。

奋力推动旅游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支柱产业

【光明网记者提问】 

现在天气还很炎热,在巫溪徒步红池坝、漂流大宁河成为了很多游客避暑休闲的选择,能否介绍一下巫溪目前旅游的发展情况?


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县委新闻发言人马丙合

巫溪天地有灵气,地处大巴山脉、巫山山脉交汇处的巫溪县,旅游资源富集,是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重要节点,是大三峡、大关中、神农架三大旅游带的重要联接点。我从人文、景观、产业三个方面向记者朋友们介绍一下巫溪的文旅。

巫溪人文历史厚重。汩汩流淌了数千万年的宁厂古盐泉,《山海经》记载的登葆山(灵山宝源山),至今仍是未解之谜的大宁河古栈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荆竹坝岩棺群,诉说着远古巫咸文化的神秘与悠远。巫文化、盐文化、药文化、茶文化及康养文化荟萃于此,巴绣、文峰木雕等12项国家、省市级非遗焕发时代活力,在活化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成为乡村振兴的致富产业,走出国门,创汇增收。巫溪也是红军“最早入川地”“奉大巫”首发起义地,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为纪念红军而起名的长红、红路等地名沿用至今。

巫溪自然风光优美。独特的地貌孕育了独特的景观,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自然风光千姿百态。全县旅游资源单体497处,资源种类21项,其中五级旅游资源单体6个。来到巫溪,可穿越兰英大峡谷,拥抱漫山红叶的浪漫;可探秘大官山——感受原生态高山草甸的静谧;登临宁河之巅云台峰,体会斧劈刀削、千仞绝壁的雄奇;可徜徉宁厂古镇,追忆“一江吊脚楼、七里半边街”的繁华;还可走进红池坝,春观山花夏避暑,秋赏彩林冬戏雪。

巫溪文旅前景广阔,我们把旅游业作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第一支柱产业,坚持“一切围绕旅游转”,坚持“绿色打底、山河为骨、文化铸魂”,突出“慢巫溪快逍遥”,通过高水平规划引领,优化基础设施配套,构建全域旅游格局,唱响“天地灵气逍遥巫溪”文旅品牌,充分彰显旅游业龙头带动作用,力争到2030年,年接待游客量突破23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40亿元,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我们诚邀各地游客、广大网友定位巫溪,共赴一场难忘的“灵气”之旅!

奋力打造渝陕鄂川边区交通枢纽

【网友提问】

8月24日巫溪县的专场发布会的预告在网络发布之后,也收到了很好的反馈,高铁、巫溪烤鱼、老鹰茶都成为了网友们的热词,我们累计收到网友留言211条,其中有效问题170个,从中我们精选了两个网友关注度最高的问题请发布人做回应。其中有46条网友留言关心巫溪的高铁建设情况,大家都在问“巫溪高铁什么时候动工”,“巫溪人什么时候可以拥有自己的高铁站”,市政府新闻办代表网友提问,请问巫溪目前高铁规划进展如何,采取了哪些措施推动改善区域交通条件?


县委书记李卫东

巫溪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交通的建设,尤为是铁路的建设。中国地图是一个雄鸡版图,雄鸡版图的心脏的位置刚好在巫溪,就是巫溪与陕西、湖北交界处的鸡心岭。所以巫溪的地理位置很重要很特殊,处在一个南北贯通、承东启西的位置。特别是在以内循环为主,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以及在推动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东向北向门户中,巫溪的地位和作用未来可期。为更好参与到新格局建设中,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巫溪必将在市委市政府的统筹部署下、支持下,加快交通建设,加快铁路建设。


县委常委、县政府党组副书记、

县政府新闻发言人唐江洪

交通始终是社会各界最关注的问题之一。我想巫溪的交通应该说经历了曾经的辉煌,也经历了曾经的困境,到现在正在突破这样三个阶段。巫溪与陕南、鄂西接壤,素有“巴渝户牖,秦楚咽喉”之称。曾经因辉煌的制盐产业,巫溪的交通创造出了“吴蜀之货,咸荟于此”“利分秦楚域,泽沛汉唐年”的千年盛景。当时所产食盐,通过盐道、河道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曾经的巫溪,可以说是“水陆并行、四通八达”,由宁厂古镇向外发散的巫盐古道,贯通在大江大河、高山峡谷、平原沟壑之间,有效的促进了区域间的交流!但受限于巫溪地理条件的限制和现代交通的发展态势,巫溪也度落入了“近而不进、不连不通”的困境。

所以近年来,历届县委县政府为破解交通瓶颈,历届县委县政府立足巫溪是联通大西北地区的重要节点,抢抓“交通强国”“交通强市”战略机遇期,构建了以县城为中心、以高速公路为骨架、以干线公路为支撑、航道水运为补充的“三环十射三通道”立体交通格局。首先我们打通了“主动脉”,现有奉溪、巫镇、两巫、巫云开4条高速,初步实现了3小时抵达重庆、武汉、西安等特大城市的交通圈。另外我们畅通了“内循环”,我们的县域公路总里程从十二五末的3874公里增加到现在的7500公里,增速居全市前列。我们也建设了“水运港”,升级扩容花台货运码头,正在规划建设了马莲溪客货运码头,年旅客吞吐量在7万人次以上。同时我们推动了“低空游”,正在积极试点打造低空飞行应用场景,充分发挥万州机场和巫山机场的带动作用,探索发展低空经济,推动渝东北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完善了“运输网”,打造渝陕鄂川边区交通枢纽,不断优化运输结构和组织方式,促进内部道路成网成环,全面降低综合物流成本。

针对网友特别关心的铁路建设,我在这里给大家做一个介绍。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县委县政府的全力争取下,安恩黔铁路奉节连接巫溪的接轨工程已完工,为下一步铁路建设打下了非常坚实的基础。目前,这条铁路预可研正在进行,争取在十五五期间启动建设,巫溪人多年的“铁路梦”有望成为现实!

筑路架桥,周行八方。未来的巫溪,充分发挥承东启西、南北贯通的交通枢纽作用,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东向北向门户,让我们的交通从蓄势聚力到后发赶超、实现推动全域实现“绿色崛起”!

奋力推动“巫溪烤鱼”走向全国享誉世界

【网友提问】

有32条网友留言,关注巫溪烤鱼品牌建设。有的网友问“有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培训学习巫溪烤鱼烹饪技术”,有的网友问“巫溪烤鱼有没有考虑要制定行业标准”,有的网友问“想进入烤鱼市场,请问一下县里对这个产业的发展有什么规划?”,市政府新闻办代表广大网友提问,请问巫溪县下一步将如何打造“巫溪烤鱼”美食名片,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县委书记李卫东

巫溪烤鱼很出名,世界各地的游客品尝后,评价都非常高。巫溪烤鱼好吃,但是为什么巫溪烤鱼好吃,历史这么悠久呢?大家都知道,一道菜有很多要素组成,其中第一调料就是盐,亚洲最早产盐的地方就在巫溪。而且巫溪水资源丰富,鱼又多,所以说巫溪烤鱼历史悠久,再者,川菜系列是最受食客喜欢的,巫溪烤鱼又在川菜系名列前茅,去年巫溪烤鱼在川菜大赛中荣获第二名。


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县委新闻发言人马丙合

我从巫溪烤鱼的由来、现状和下一步的打算三个方面做一个介绍。正如李卫东书记介绍的,巫溪生产利用盐的历史悠久,是亚洲最早生产使用盐的地方。盐乃百味之首,“国之大宝”,发现并食用盐,构筑了人类饮食文明的根基。勤劳聪慧的巫溪人善于用盐制作出牛肉干、腊肉、汗蒸鸡等一道道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巫溪烤鱼亦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大宁河上运盐的船工发明了巫溪烤鱼,后随着巫盐流通,传播到全国乃至全球各地。

国务院国资委主管的世界中餐业联合会授予巫溪“国际烤鱼之乡”荣誉称号,巫溪烤鱼制作技艺被评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庆文化和旅游协会、重庆美食评论学会经过多方调研考证,得出结论,目前在全国流行的渝派烤鱼源味巫溪。

近年来,我们把巫溪烤鱼作为“一主两辅”主导产业之一来打造,加快烤鱼预制菜产业研发推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成功引进重庆聚惠等龙头企业,全力打造巫溪烤鱼特色产业。成功打造大宁古城漫滩路烤鱼一条街,巫溪烤鱼以“味美色香、技法独特”的美食魅力点亮了县城“夜经济”,“大宁河边吃烤鱼”已然成为巫溪一道靓丽的风景。

下一步,我们将依托巫溪厚重历史文化和“国际烤鱼之乡”品牌优势,按照到2030年打造“十亿”级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研发以烤鱼为代表的“百道”巫溪特色菜品,发展“千家”巫溪烤鱼旗舰店,带动“万人”就业,把“巫溪烤鱼”打造成一张具有重庆辨识度的美食名片。在产品研发上,加强与科研院校合作,成立“巫溪烤鱼”文化及技艺研究院,也就是广大网友关心到哪儿去学的问题,已经出台了巫溪烤鱼的行业标准,下一步我们也将加大烤鱼标准的推广力度。以“巫溪烤鱼”爆款打造带动新型食品加工产业集群。

在“烤鱼”技艺上,培育“巫溪烤鱼”大师,壮大非遗技艺传承人队伍,做靓“巫溪烤鱼工”劳务品牌。在品牌塑造上,深度挖掘“巫溪烤鱼”特色文化,持续举办“国际文化旅游节”品牌推广活动,不断扩大“巫溪烤鱼”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巫溪烤鱼走向全国、享誉世界!我在大宁古城等您来吃烤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