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社会民生
郭邦俊:身残志坚不服输 养牛走上“幸福路”
日期:2024-09-13

对身心健全的正常人而言,创业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对于一个残疾人来说,更是不易。残疾人就业创业,是脱离贫困、实现小康生活的有效途径,是能够有尊严地生活的重要依托。徐家镇枣树村一社有这样一个人,他身残志坚,凭借一股坚持不懈、积极向上的“牛”劲成就自己的养牛梦。

天降横祸,苦心励志

郭邦俊从小家境贫寒,年轻的时候不得不放弃学业,回家务农。靠天吃饭种几亩玉米红薯过日子,虽是清贫,也是能够糊口度日。

自2012年家里喜添了第二个女儿,喜悦的同时也不得不考虑养家之忧。随后,南下外出打工,做起了涂料工作,好景不长,一次工作中,由于梯子没放好,从墙顶摔下来了,涂料从头上泼了一身,伤到了眼睛,经多次协商,安装了一只义眼。

“眼睛出了问题,就不能再做涂料刷墙的工作了,只能回家了,做点稍微轻松点的活路了,在家喂喂猪啊,挖挖田啊什么的,像洗衣服、做饭等这些稍微精细点儿的活路就做不了。”郭邦俊回忆起过往,眉头再次紧缩起来:“家里的一些重活累活只能靠老婆、老丈母等人来做了。唉!本来就穷的家庭,困难就更大了!”

雪上加霜,他的丈母娘做工时被野蜂蛰了,只能到处借钱救命,郭邦俊回忆起当时场景,感叹自己人生真的就是命运多舛:“为什么要把这些磨难都放到我身上啊?是想要我死吗?本来眼睛都不好,一天精神恍惚,什么事都不想做。真的,死的心都有了。”

自强不息,重拾信心

郭邦俊一筹莫展的时候,看到道路两边的苞谷梗子,灵机一动忽然想到了可以养牛喂牛,但家里人却不同意,就搁置了一段时间。

2014年,转机出现了,他的帮扶责任人—司法局的黄老师知道了郭邦俊的想法后,实地到家进行查看、考察,支持他进行养牛,黄老师还帮忙贷了5万的无息贷款,买了10头小牛,没钱买饲料,郭邦俊的对象就每天早上天一亮就起来去山里割草喂牛,2015年正月,郭邦俊的老丈人肺癌去世,为给其丈人治病,又借了几万块的外债。2016年,经过长期喂养,时机成熟,卖了几头牛。在这一年,郭邦俊看到了希望,接着扩建了猪圈,在原来的基础上发展到了17头。

但这一年,他的父亲生了重病,钱花了病也没治好。但郭邦俊却这样想:“我们都是人,都有手和脚,为什么不能靠自己的努力发家致富呢?难道别人硬是比我要能干很多吗?不向政府等靠要,靠自己的双手和勤劳发家致富,也相信自己有能力发家致富。”

穷则思变,追梦人生

2017年初,郭邦俊在电视上看到一则喂鱼的新闻,灵机一动,光靠卖牛还不能加快还债的速度,还不能充分发挥牛的作用。于是,他想到了“借牛还牛”的方法,就是把牛借给别人养,让牛给别人出力耕田、生小牛等,到时候再把牛还回来,类似于出租“牛”,就这样,郭家的养牛规模逐渐扩大,还带动了周边老百姓一起养牛,2018年,在黄老师的帮助下,成立了养牛专业合作社。到2019年,一共出售了26头牛,纯收入十几万,欠账基本还清了。后来又出售了9头,养着的还有二十多头。到目前为止,接近20万的债务已还清,多少还有点存款,基本生活可以说是无忧无虑了。现在的他说:“只要坚持下去,有自己的想法,不怕苦、不怕累,自己勤快一点,在党委政府的引领下,脱贫致富 那是小菜一碟。”

身体的缺陷没有让他丧失对生活的希望,反而向阳而生养成了积极向上的性格。不仅凭着自强自立和努力拼搏的精神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同时他也以亲身经历感召和带动着身边的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庭,他还积极主动地帮助周围的村民特别是残疾人家庭,向他们提供务工机会,传授专业技术,极大激发了身边残疾人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干劲。

“世界以痛吻我,我要报之以歌。”如今年过45岁的郭邦俊依然保持着阳光、率真的精神风貌,坚定地行走在一条属于自己的“牛气”之路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